大学英语课上如何使用汉语

2024-02-23 00:56发布

【摘要】长期以来,教育界普遍认为大学英语上教师必须用英语授课。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语言课堂使用语言的分析,借助语言学习理论,提出在大学英语堂中适时介入适量的汉语有利于英语学习,并提出建议。如何合理运用辅助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汉语运用

【中文图书馆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76-01

本文中的大学英语课程(以下简称“大英”)是指我国大学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英语课程。 课程形式一般为公共必修课,学制为两年。 其目的是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为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以及今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长期以来,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的收益,“大英”老师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课堂上应尽可能使用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最大量的可理解输入。 只有这样,“大英式”教师才能让学生在英语口语时间不足、课后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有更多的接触目标语言的机会。 为此,许多老师努力在课堂上用英语授课; 有些老师建议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尝试用英语思考。 许多教学部门对教师教学所用的语言也有相应的要求。 例如,笔者所在的学院规定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专业时必须用英语授课; 教授非英语专业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班级的英语比例不得低于60%。 然而,这些规定大部分只是口头的。 至于上述比例是使用英语时间与课时的比例,还是英语和汉语的单词数的比例,几乎没有书面解释。 即便如此,由于大学英语课程数量较少,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尽力提高课堂上英语使用的比例,设计专门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解决问题。

然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这种英语教学模式却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以我校为例大学英语课,参加“伟大英语”课程的学生来自学校各个专业。 他们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英语培训,部分学生基础薄弱。 在这些学生中,能够顺利无误地写出英语作文的人寥寥无几; 能完全听懂英语讲座的学生就更少了。 近年来在医院的讲课中,经常遇到老师用英语授课,学生却难以理解的情况。 结果,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得不而用中文教学。 课堂上实际使用英语的比例往往低于40%。 %关于。 然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已经出现短缺。 如果学生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接触足够的目标语言,他们的英语水平将会持续下降。 这是很多老师都担心的情况。

英语课大学生自我介绍_英语课大学没有教科书_大学英语课

其实,“英国”老师大可不必郁闷。 纵观世界其他国家的英语课程,无论水平如何大学英语课,对教学语言的规定是否严格,都存在英语教师使用学生母语进行教学的情况。 即使在美国的沉浸式英语课程中,老师也不会只用英语授课。 如此一来大学英语课,无论学术界如何认同,学校如何规范,全英文教学方式在世界各地的课堂上都遇到了障碍。 中国的“大英国”教师没有必要继续自责。 作为教师,应该反思全英文教学方式是否违反了一些常识,适当使用中文辅助教学是否能够缓解教与学的矛盾,促进学生学习。

有研究人员注意到英语培训,在英语课堂上,母语相同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偶尔会用母语进行交流。 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一两个学生群体中,也不局限于某个英语培训,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此类研究表明,学生使用母语相互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任务内容、解决疑难问题、保持交流状态。 特别是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更容易地得到尖子生的帮助,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大不列颠”课堂上很容易得到证实。 我国现阶段,英国班级规模普遍较大,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无法照顾到每个小组。 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必要时允许学生用汉语交流。

其他研究也证实,在学习第二外语时,完全用第二语言思考是不现实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 因为大学生心中已经有了第一语言,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就是由第一语言形成的。 在学习英语时,他们必须依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是由单词组成的。 这说明,只要学生想借助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来学习英语大学英语课,就必须接触第一语言体系。 库克指出,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目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并存; 两者在词汇、语法、发音和语用方面相互交织。 也就是说,中国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抛弃汉语的影响; 老师在教英语时不应该要求学生100%用英语思考。

事实上,即使是老师也发现 100% 的时间都用英语教学很困难。 研究证实,某所学校的所有英语教师在一学年的课程中都使用过学生的母语。 原因有时是因为学生听不懂英语表达,有时是因为老师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大学英语课上如何使用汉语,有时只是因为老师太累了,无法将自己的想法成英语。

综上所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使用L1进行交流。 而这并不违反正常的学习规则。 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地使用母语,不仅不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还会对他们有帮助。 以下是我对“大英式”教师如何运用汉语教学的一些建议:(1)在教授新的或较难的内容时,用汉语详细解释。 在学生完全理解所学内容之前,不需要练习英语。 (2)比较英语之间的异同,并直接用中文解释。 (3)用中文布置课堂任务; 用中文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在任务过程中,如果学生提出问题,请尝试先用英语回答。 如果英语回答无效,可以用中文回答。 任务过程中,如果班上学生太多,老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有困难的学生,就应该让学生用中文与同伴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但教师应禁止学生用汉语谈论与任务无关的话题。 (4)师生双方必须保证每堂课英语的使用量大于汉语的使用量,尽量避免因疲劳而使用汉语。

总之,在“大英语”课堂上,教师完全用英语授课有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阻力,单语思维的外语学习模式行不通。 教师应适时、适当地用汉语辅助英语教学。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了解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使用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