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上的好文章| 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教学问题研究(文/王冠富)

2023-12-20 00:23发布

预计

杂志

好的

艺术

关于作者

王冠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跨文化商务管理、国际商务。

商务课程英语学需要学英语吗_商务英语需要学哪些课程_商务英语什么课程

摘要: 商务课程是本科商务英语课程中最具特 {MOD}的部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与此类课程教学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 笔者拟从教学模式、教学术语、教学内容和教学师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尽管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课程一直受到各机构的相当重视,但这些课程的教学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应引起商务英语学科相关学者和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术语

介绍

商务英语界的同仁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和技能课程方面,对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1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少见。 鉴于商务课程在商务英语专业中的重要地位,笔者深感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该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和提高教学质量商务英语需要学哪些课程,为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商务英语学科的持续发展。 开发与保护。

1 指商务英语专业的经济、管理、贸易、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课程。 由于种类繁多,难以准确分类,商务英语界将其统称为商务课程。 文章中其他类似的表达方式也是如此,比如业务知识等。

现状与挑战

据统计,全国已有800多所商务英语相关院校开设了商务课程,其中设有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院校达323所。 但该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因学校而异,没有现成的教学标准和规范可遵循。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类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和质量。

笔者认为,与该类课程教学相关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模式:是否采用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英语,还是采用两者兼备的综合教学模式? 2. 教学语言:课堂教学是全英文、双语还是纯母语? 3、教学内容:是教授符合专业业务部门全面、系统、深入的业务知识和内容,还是根据专业特点、教学对象和实际需要选择性地教授业务知识和内容。市场? 内容? 4、师资:教授此类课程所需的师资是否有正规教育背景,还是自学? 是复合型还是单一专业? 你有商业实践还是只能纸上谈兵?

思考和探索

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决定了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成败,而且直接关系到商务英语学科未来的发展和竞争力。 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对国内相关大学的跟踪观察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些看法和想法。 我想在这里讨论一下,以便对此有所了解。

1、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中,教学模式呈现出从单一化向多元化、从“教”向“学”发展的明显趋势。 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大学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英语培训,当然与教师的教学能力、资历和实践经验密切相关。 事实上,国内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在商务课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因学校、因人而异,很多时候其教学效果也存在显着差异。 长期以来,国内相关大学对该类课程采取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传授-接受

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为“临时抱佛脚”模式。 利用这种模式,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也能准确地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 然而,按照现代教育的标准,这显然不符合其要求,“限制了学生学习潜力的发展,使课堂气氛非常单调、乏味……”(刘润清,2003)。

1.2

自主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教师“如何教”。 Holec(1981)称之为“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而Littlewood(1999)则称之为“学习者独立于教师所使用的知识的能力”。 换句话说,这种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自主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内容和强度,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学习监控和测试。

1.3

综合的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即在教学中要包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教学的长处和优势。楷模。 这种综合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吸收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为我所用。 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而且可以让教师充分执行教学计划,使教与学达到近乎完美的结合,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2. 教学术语

在国内大学,商科课程采用不同的语言授课,原因也有很大不同。 差异主要源于学校师资队伍的构成和素质,也与学校的类别、层次和培养目标密切相关。

商务英语需要学哪些课程_商务英语什么课程_商务课程英语学需要学英语吗

2.1

母语教学

一些高校仍然使用母语教授此类课程,而授课的老师往往是纯粹的商科专业,直接从商学院或经济贸易学校等专业学校聘请。 尽管他们拥有无可挑剔的商业知识,但他们在课堂上直接用英语授课和交流的能力普遍较弱甚至不存在。 因此,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不符合商务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

2.2

双语教育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许多商务课程均采用双语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由于教育部长期推广,近年来在国内非常流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尽管大多数高校教师外语使用和沟通能力不足,但国家仍然“积极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教育部2001),以更好地实现国家宏观目标——教育政策目标。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杂志上的好文章| 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教学问题研究(文/王冠富),教育部的这一政策是针对全国高校的,主要针对理、商、法、农林等非外语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外语专业之一,对于课堂教学中英语使用比例和程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必须有更高的标准。

2.3

全英文教学

李文忠(2005)认为,全英语教学“是指在所有教学环节都使用英语……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关键术语、重要理论概念等可以用中文来补充”或解释。” 全英语教学以英语为媒介教授商业理论和知识,英语的习得是作为副产品获得的。 其目标是学习国际商务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郭桂航,2008)。

三、教学内容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学英语,商务英语界确实存在不同的看法,有时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这些观点代表了不同的教学理念,来自不同的视角,追求不同的教学目标。

3.1

完整的业务知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教授商科课程商务英语需要学哪些课程,就应该按照商科专业的标准,全面、系统、深入地向学生传授相关课程内容。 这绝不是一个好主意。 首先,我们必须考虑到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复杂的。 这意味着他们与商科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完全不同,他们能花在这些课程上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对于他们来说,商务课程只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他们有更多的课程(如语言和跨文化课程)要学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2

框架业务知识

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包罗万象,而应有所选择。 具体来说,这些课程提供的教学内容应该是:1)大纲框架; 2)简洁; 3)难度适中; 4)注重联系实践; 5)与语言技能训练和沟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3.3

老师

如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课程有其独特性。 它们不同于其他外语课程和其他商学院的课程。 因此,对教授这些课程的教师有特殊的标准和要求。 他们“不仅需要懂得运用语言理论指导语言教学,还需要熟练地传授相关的商务专业知识和内容”(王冠富、张海森,2011)。

3.3.1

获得商业专业的学位或正规教育

作为最基本的资格,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教师必须获得相关学科或专业的学位商务英语需要学哪些课程,或者至少在商学院接受过一年以上相关专业的进修培训。 这是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商务英语课程优质高效教学的基本条件。

3.3.2

拥有全面的教育背景

除了学位和正规教育外,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课程教师还需要具备全面的教育背景,这对于确保这些课程达到商务英语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商务英语需要学哪些课程,最理想的模式是英语与商务相结合的模式:本科学习英语专业,研究生阶段转入商务专业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3.3.3

具有一定的商业背景或实践经验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教师来说,拥有实际的商务背景和实践经验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优势,因为它最能体现商务英语学科的特点,最接近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因此最受学生欢迎。 。 这样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

结论

本文就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目的是为了引起大家对此的关注和关注。 同时,希望能够加强此类课程教学的监管,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优化师资队伍。 等发挥一定的作用。 本文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最理想的教学模式是综合性教学模式; 全英文教学; 教学内容要有框架、粗线条; 教学应以实践为导向,注重业务知识、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一体化; 授课教师必须具有商科相关专业资格,具有全面的知识背景,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以上观点仅是作者个人观点,难免带有偏见。 我们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和讨论。

(注:本文摘自《中国ESP研究2017(二)》第70-77页,因篇幅有限,本文内容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