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国际交往能力建设学英语,是新时代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新任务、新挑战。 以国际交流能力为重点的“新外语”能力建设也对外语专业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促进外语教育与国际交流融合发展?
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履行外语专业的国际化使命?
如何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组委会将推出2023年外语学科国际交流能力提升培训课程(在线)。
本课程由中国日报21世纪报主办。 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语言教育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指导,并邀请国内外语教育和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 课程涵盖理论指导、专题研讨和实践交流三大部分,为外语教育和国际教育作者、学者对外语教育与国际传播融合发展提供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帮助探索外语教育与国际传播融合发展的新途径。高校国际交流能力培养的特点。 拓展外语学科发展空间的资源。
课程特 {MOD}
1、汇聚语言教育、国际传播、文化研究、外交等领域专家,通过高维度跨学科讨论,分享外语教育与国际传播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趋势、新格局;
2、以高水平理论政策为指导,立足实践实践创新行动,聚焦外语学科发展和国际传播建设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实现从理念引领到战略部署再到实际落实。 ;
3、课程精选14位行业专家的讲座视频,并配有教学专家的10篇学术论文和精细化的课程介绍英语培训,形成深度学习从理解到内化的闭环。
课程
教学团队(按专家授课顺序)
● 孙继胜
外交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 吴敏苏
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副主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新闻奖评委。
●王欣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外国语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文学社。
●何宁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国家百千万人才程青年学者;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研究分会会长。
● 苗兴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兼任中国英汉话语分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副会长、汉语话语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生态语言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常晨光
中山大学国际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 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英汉话语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MAK哈利迪图书馆功能语言学丛书(Springer)联合主编。
● 吴侠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兼任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语言教育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高永伟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估组成员培训通知| 2023年外语学科国际交流能力提升培训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 杨艳宁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国际学术期刊《对外汉语研究与教学》(RTCFL)主编。
● 毛思慧
汕头大学文学院院长、英语与比较文化研究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澳门理大学名誉教授。
●袁周民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英语培训,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吴鹏
江苏大学外教学院院长、江苏大学话语辩论与全球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
● 李爱云
南京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辛红娟
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研究院常务院长。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培训安排
1、培养对象:外语教育、国际教育领域的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相关领域的学者
2、上线日期:2023年11月30日
3、培训方式:在线录制、在线有效期三个月(至2024年2月29日)
培训费用
标准价格:1680元(含专家讲座、培训教材、结业证书等)
早鸟价:1280元(11月30日前报名并付)
报名及付方式
方式一:将以下链接复制到浏览器进行支付。
方式二:银行转账
组委会委托“北京21世纪英语培训中心”为收单位,开具“培训费” {MOD}。
户名:北京21世纪英语培训中心
开户银行:中国商银行香河源支行
帐号:0200 0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