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做了题为《浅谈英语和汉语的不同时态和时态特征》的讲座。 北京外国语大学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学另有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国际法、外交学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讲座主要内容为:
几乎每一种语言都是民族思维的历史积淀商务英语研究生院校,都能体现一个民族观察、感知和理解世界的独特思维范式。 我们要追溯它的起源,追溯英语和汉语的演变,考察它的语言表达习惯。 我们发现,英国人和中国人的世界经验和思维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各自的主导偏好:英国人注重时间商务英语研究生院校商务英语研究生院校,而汉人注重空间。 基于此学英语,我们提出英语具有时间特性、汉语具有空间特性的观点,并进行详细解释,旨在探究英汉性格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王文斌,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句法和比较语言学。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2年至199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英语培训,主修语义学和理论; 1995年至1997年就读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主修语法和语义; 2002年——2005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毕业,专业为比较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 其博士论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6年至2008年在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获优秀成绩; 2013年6月-10月,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 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高等教育教研室常务理事研究会会员、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协会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高等教育学会会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在《心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现代外语》、《汉语》、《当代语言学》、《语言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106篇(含合作),出版学术专着《英语词汇语义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英语词法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认知建构与隐喻解读》(主编《心理空间理论与概念综合理论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什么是形态学》(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14)出版社,2011年)和《英汉比较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学术译着《理解媒体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的空间》 》(商务印书馆,2004年)、《知识分子论》(江苏人民出版社商务英语研究生院校,2002年)、《话语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权力语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专着五部学英语,主持国家、部、省、厅级项目8项;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009年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博士后。 在2009年发布的《中国高被引期刊指数》中,在“语言与写作类”(含华语界)全国高被引作者中排名第11位。 201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