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国语学院建校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外语学科发展论坛”在徐汇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行。 来自上海13所高校外国语学院的领导、专家齐聚华立,共商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 论坛由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红主持。
赵红以高校外语学科发展为主题,从价值引导与业务作结合、青年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学院师生应关注的重点。师资队伍和中青年教师不断成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建设“新文科”,建立校本特 {MOD}人才培养体系。 问题。 上海12所高校外语学院领导一一发言外国语学院召开外语学科发展座谈会,并结合本院特点进行交流研讨。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学院副院长吴刚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打造师资队伍的“命运共同体”和“人才库”。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院副院长孙惠军对我校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了极大肯定。 他还指出,专业学位建设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英语,数字人文时代外语学科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常辉指出,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外语学科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用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上海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刚指出交叉学科对于外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国外项目、教研团队建设,将价值引导与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结合起来。 上海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勤分享了“双领导”制度、青年教师培养、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经验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英语培训,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为学校发展提出建议。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与外国语学院院长文建平介绍了结合“四史”研究开展现代中国留日学生与法学研究的实践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并通过推动学校实施分类评价政策,激发师资队伍潜力,带来诸多启示。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赵进指出,外语教育必须把家国情怀置于国际视野面前,新文科建设必须紧密结合通过互联网技术融合新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效果。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刘晓芳对我校师生组织的校园庆祝演出给予高度评价学英语,称赞演出是思想政治结合的优秀成果课程和专业精神。 他还指出,新文科建设不能简单地回到改革开放之初的“科技外语”道路。 学科必须有学术活跃的带头人才能发挥带头作用。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戴朝晖介绍了国学双语专业建设、“上海文化”介绍、科技赋能学科建设、外语教学服务等经验对培养全校拔尖人才,充满启发和借鉴。 华东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余素清重点介绍了聘请“社会导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经验,通过组织开展思政课中国政治话语外译大赛,建设具有法律特 {MOD}的综合性师资队伍和校本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岩提出,课程中的思想政治作可以通过中国典籍外译的教学和实践来开展。 他分享了航海话语研究与实践的经验,提出要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人才错位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高航指出,外语学科正在经历从“世界”到“中国”的转变。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必须发生变革,经典的研究和实践是重要的起点。
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春介绍了建设“涉海语料库”开展海洋文学和海洋生态话语研究、服务学校优势学科、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会议最后,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燕宁指出,外语学科整体面临“结构性人才短缺”、“新自由主义”艺术”是“有用的文科”。 他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建立“重点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建设校本特 {MOD}的经验。
本次论坛是庆祝外国语学院建校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 与会专家的深入讨论和建议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为我校外语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新启示、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