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如何练习发音?” 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不仅是出结果慢,还因为操作繁琐,无从下手。 在这里我想写下我对发音练习的一些想法。
虽然这是一篇关于如何练习发音的文章,但我们需要从其他科目开始。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有一个“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这个假说最初源自生物学。 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发挥最大作用的阶段。 关键期假说认为,一个人年龄越大,学习第二语言就越困难。 达到母语的语言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发音方面[1]。 人体发声器官的发育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正处于青春期之前的发育阶段,非常灵活。 一旦过了青春期,发育就会趋于稳定英语发音教学,灵活性逐渐减弱。 婴刚出生时,言语肌只能使喉部发出连续的哭声。 随着生理机能的成长,逐渐能控制各种复杂的发音。
但一般认为,5岁以后,言语肌肉的这种可塑性开始减弱,到了青春期后就不再具有优势了。 研究结果还表明,控制发声器官的运动神经技能在10-12岁时开始减弱。 尽管科学界对于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的正确性还存在不少争议,但已经有足够的研究成果支持“发音关键期”[2]。 对于成年人来说,错过了发音学习的关键期后,学习没有口音的外语就会变得异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的发声器官已经凝固(石化),需要加倍努力。 消除母语影响,重塑发声器官[3]。 这似乎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旦错过了童年学习发音的关键期,成年后练习没有口音的外语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语音学习。 相反,它可以让我们对发音练习有更清晰的认识。
事实上,对于普通学习者来说,完美的发音并不是一个实际的目标。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发音,让发音变得尽可能的好,让交流变得更顺畅。 。
发音练习就像游泳和健身。 这全都与肌肉记忆有关。 只要你付出努力去练习英语发音教学,一定会有所提高,但是这个过程也会比较漫长。 你不可能像赶考那样一夜之间让自己的发音变得更好。 你需要的是多年的练习——这个过程不是一两周,也不是三五个月,而是需要几年的时间。 因此,发音练习的首要原则是:要有长期、持续的时间投入,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1.当我们谈论发声练习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练习发音,最好看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经常犯哪些发音问题。 如果你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发音练习就成功了一半。 很多人认为发音问题是48个音标的问题。 学了音标,发音问题就解决了。 但事实并非那么简单。
事实上,发音包括两个主要方面:音段方面和超音段方面[4]。 切分音音素主要指单个声音(如元音、辅音),而超切分音音素的范畴则超越了单一音素,主要指单词、句子、句子中的重读、连读、弱读、节奏、语调等。或者在单词和句子之间。 内容。 学习发音不仅要学习音标,即发音的切分音素方面,还要注重重音、连读、语调等超切分音素方面的学习。
对于汉语母语学习者来说,最常见的发音错误如下:
(1) 混淆长元音和短元音
最常见的现象是[i]和[i:]混淆,比如ship[ʃɪp]和sheep[ʃiːp],甚至beach和bitch(你真的需要注意这一点),“你住在这里吗? ” 请注意,它可能会被解读为“你要离开这里吗?” 此外,[u]和[u:]、[a:]和[ʌ]也经常被弄错。
(2)易混淆的辅音
例如,将[θ]替换为[s]是一个相对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有些人经常将think发音为sink,将“thank you”发音为“sank you”,将三个发音为[sri:]。 另外英语发音教学,[w]和[v]很容易混淆。 例如,River 发音为 [ˈrɪw.ə r ]
(3) 习惯上在辅音后面加元音
当两个或多个辅音连续出现时,习惯上在每个辅音后面加一个元音[ə]。 示例:grow[ɡrəʊ] 发音为 [ɡərəʊ],must[mʌst] 发音为 [mʌstə]; “It's a desk”发音为[its ə deskə]等。 上述问题主要与音标有关,说明对音标的掌握不牢固,音标学得不好。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再复习一下音标,练练基本功。 考虑到大多数人都是从英式音标开始学习的,所以在重新学习时也可以使用英式音标。
目前网上有很多音标教学视频和资料。 BBC学习英语频道曾推出过发音技巧视频教程,系统讲解了RP(标准发音),反响非常好。
完整的视频教程在这里,总共80多分钟。 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关注一下。
除了音标之外,以下问题也值得注意:
(一)连续阅读
英语英语 例如,美国人可能会将“her eyes”发音为[hə: rais],听起来像“her Rice”。 不理解连读规则不仅会影响口语表达,还会干扰听力理解。
(二)重读和弱读
主要症状是单词重音的读错,如diligence、hospital等。 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 如果重音在第二个音节,就会感觉很别扭。 另外,“但是”、“和”、“和”等不承担句子主要成分的虚词应弱读。 然而,很多人不区分重读和弱读成分,往往每句话中的每个单词都重读,听起来会很别扭。 非常僵硬和生硬。 英语属于重音模式的节奏,音高、声强、音长的变化是音节控制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汉语则不同,这就导致了语音流中节奏变换的不同。
例如:因为我去了法国,你会卖掉我的吗? 对于这句话,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可能会这样读(粗体字是重音):Will you sell my car because I've gone to France? 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读起来是这样的:每个单词重读后,语言的节奏变化就消失了,听起来很沉闷。
(3)单词发音错误
测试一下,下面的单词你怎么发音?
1.水管2.甜点3.利基4.套件5.档案
这些单词的正确发音是
1.plumber[ˈplʌm.ə r ]2.dessert[dɪˈzɜːt]3.niche[niːʃ]4.suite[swiːt]5.archive[ˈɑː.kaɪv]
您是否正确阅读了所有内容?
几乎每个学习者都会遇到单词发音错误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他们太想当然了。 当我看到plumber这个词时,我下意识地认为它应该发音为[ˈplʌm.bə r]。 直到查字典才发现最后的“b”是不发音的。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多查字典,不要自以为是,多积累一些需要注意发音的单词。 我一直认为“会查字典”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大多数英语问题的都可以在字典中找到,但实际上懂得仔细查字典的人并不多。 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现象。 对于单词的发音问题,电子词典其实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以朗文英语5词典为例。 字典中的每个单词都标有英式和美式发音,甚至每个例句都有其原始发音。 大声朗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利用电子词典查单词、模仿正确发音,逐步避免单词读错的问题。
(4) 语气
很多人在时就被教导“一般疑问句用升调,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用降调,疑问句先升后降”,但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 例如,在反义疑问句中,很多人习惯在结尾使用上声。 事实上,这种解读是错误的。 反义疑问句以升调还是降调结尾取决于其含义。 例如,“你知道我的,不是吗?”如果说话者表达的意思是“你知道我的吗?” 使用疑问语气,使用升调来表达“你不吗?” 部分。 ; 然而,如果说话者使用修辞语气来表达“你不知道我的吗?”,那么“难道你不知道吗?” 部分必须是降调。 不理解这种区别可能会影响沟通和理解。 在英语中,标准化的语调可以增强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和语言本身的感染力。 有时候,适当的语调比准确的发音更重要。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英语语音流中的声音变化、韵律特征、节奏、语调有系统的了解。 系统学习发音训练书籍会有很大帮助。 喜欢英语发音的同学可以看看《剑桥国际英语语音教程》
如果你对美式发音感兴趣,可以查看著名的AAT(美国口音训练),按照书中的训练方法进行练习。
口译训练中的跟读练习也是提高发音语调的好方法。 所谓Shadowing,就是训练者滞后一段时间,像影子一样在原来的声音后面重复。 当音频读出第三个或第四个单词时学英语,培训师开始读出第一个单词,并尝试使用与原始音频相同的语气、语速和节奏。 在影读过程中,你可以不断检查自己的声调、声调与标准发音的差异,并随时进行纠正。 影子阅读最重要的原则是:重复,多重复。 一篇文章可能需要练习五十遍以上,直到尽可能接近原声。 其实,不仅是影读,对于其他发音训练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方法和材料的多少,而是练习的过程。 站在岸上你是学不会游泳的。 无论材料多么科学英语培训,方法多么完美,如果你不真正花时间练习,你的发音永远不会提高。 言出必行就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我去了法国学英语,你会卖掉我的吗?
2.不要让你的口音成为口语进步的障碍
除非你天赋极高,否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练习发音到最后,可能不是标准的美国口音,也不是标准的英国口音,而是国际口音。 但只要发音不是太糟糕,口音真的有那么大问题吗? 并不真地。 新加坡朋友的口音让人大开眼界,但这并不妨碍他和欧美外教有说有笑。 他的熟练程度如此之高。
在沟通中,声音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还是无法改变你的中国口音? 这个最可靠的英语发音教程将教你如何成为母语人士,口音的作用更小——谁也不能否认发音越地道越好,但在沟通中,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知识储备,这些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下面这个家伙的例子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他的发音不太好,甚至还有点口音,但这会妨碍他获得全国演讲亚军吗?
不要因为你有口音而害怕说英语。 请记住,“你说什么”比“你如何说”重要得多。 地道的发音更多时候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帮助”。 。 在练习发音的同时,要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英语发音教学,训练自己的思维和逻辑思维。 这是提高口语和沟通技巧的最佳方法。
参考
[1]Oyama SA 言语理解敏感期。 童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 1982[2]Bongaerts T, van Summeren C, Planken B, Schils E. 外语发音的年龄和最终成就。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997[3]Krashen S D. 考虑童与成人第二语言率和成绩的差异。 童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 2003[4]Flege J E.在佛罗里达州生产“新”和“类似”手机。 等价分类效果的证据。 语音学杂志。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