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的时候,后期经常会用到音标,尤其是词汇的积累,但是很多人在初学者的时候都忽略了这一部分。 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国际音标发音表和正确读音,欢迎阅读。
国际音标早期又称通用音标,是国际音标学会设计的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音标系统,作为口语发音的标准化标记方法。 国际音标的使用者包括语言学家、言语治疗师、外语教师、歌手、词典编纂者和家。
48个国际音标如何发音
元音音素:
/i:/(衣服和头发变长)/i/(衣服发出急促的声音)
/e/(发这个音时48个国际音标正确读法,不要发“呀”的ī,嘴唇放松自然地读)
/æ/(发这个音时,不要发“呀”的ī,平唇发音)
/ə:/ (长额音) /ə/ (短额音)
/∧/(稍微张开嘴发出这个声音)
/a:/(啊嘴长到最大)
/ɔ/(哦匆忙)/ɔ:/(哦拖出来)
/u/(紧急)/u:/(紧急拖延)
/ei/(有点像承诺者的“呃”声)/ai/(呀)
/ɔi/ (Oh-Yi Liandu) /əu/ (呕吐) /au/ (骄傲)
/iə/(饥渴连读) /εə/(饥渴连读) /uə/(饥渴连读)
辅音音素:
/p/(不要发 ϔ,这是轻音)/b/(不要发 ù,这是浊音)
/t/(不发 è,轻音)/d/(不发 é,浊音)
/k/(不要为克、轻声发音 è)/g/(不要为每个、浊音发音 è)
/f/(Fu 不发音 ú,轻声调)
/v/ (有点像摩托起步的声音,“吹咚咚”,但又像“vúvúvú”,不要发ú,浊音)
/s/(丝如蛇吐核的声音,不发ī48个国际音标正确读法,声调柔和)
/z/(即/s/的浊音)/θ/(牙齿咬舌头的轻音)
/δ/(牙齿咬舌头的浊音)/∫/(西语中的ī不发音,轻声)
/з/(衣服、浊音不发音 ī)/h/(喝、轻声不发音 ē)
/r/(如果你不发音 uò,则为浊音)
/t∫/(七不要发 ī,轻声)/dз/(吉,浊音不要发 ī)
/tr/ (如果缺失,不要发 uē,它是轻音) /dr/ (不要发 uē,它是浊音)
/ts/(这次不发 ì,轻声)/dz/(以后不发 ì,浊音)
/m/(闭上嘴,然后发音,气流从鼻子里出来,浊音)
/n/(嘴巴微张,舌尖顶住上颚,气流从鼻子中流出学英语,浊音)
/ŋ/(嘴巴张大,舌头向下弯曲,气流从鼻子里出来,浊音)
/l/(有两种发音,一种是在音标末尾发“吐”,是浊音;但放在音标中发“了”,是浊音)
/w/(我不想发 ǒ,浊音)/j/(是的,不要发 ǎ,浊音)
所谓浊音,就是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 轻音是发出的声音,但声带不振动。 所有元音都是浊音并且声带振动。
国际音标的历史
1886年,以法国语言学家保罗·帕西为首的一群英国和法国语言教师成立了一个协会,旨在创建一个用于转录和记录人类语言的语音系统。 后国际语音学会的前身。
他们最初使用的拼音字母是基于拼写改革的,即罗米克字母。 为了使其可以在其他语言中使用,允许符号所代表的声音值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ʃ]国际音标发音表及正确发音,最初在英语中用⟨c⟩表示,在法语中用⟨ch⟩表示。
但在1888年,这些拼音字母被修改为各语言的统一符号,并发表在《Phonetic Teachers》(《语音教师协会》杂志,《国际语音协会》、《语音教师协会》的前身)上。 。 历史上第一个国际音标表也成为了以后所有修订的基础。 开发IPA的想法最初是由Otto Jespersen在给Paul Pass的信中提出的。 后来由 Alexander John Ellis、Henry Sweet、Daniel Jones 和 Passy 实施。
这张国际音标表是由英国和法国的学者创建的,主要适合标注印欧语系、非洲语系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 它出版后,在欧洲语言界更加流行。 大多数美国人仍然使用自己的符号来学习美洲印第安语。 汉语各方言中的一些发音不能包含在这个表中。 国际音标规定的声调仅分为高低平、上声、下声和两种上凹凸声8种,对于声调语言的研究和描述来说是不够的。 赵元任提出声调五度记谱法,发表于1930年的《音师》上,适用于所有声调语言,被世界上大多者所采用。
国际音标自制定以来学英语,经历了多次修订。 经过 1900 年和 1932 年的重大修订和扩展英语,国际音标保持不变,直到 1989 年国际语音协会基尔公约召开。
1993年又进行了一次小修改48个国际音标正确读法,增加了半开中央不圆唇元音,并删除了清内破元音的特殊符号。 2005 年 6 月的修订增加了非洲语言中常见的唇齿瓣。 国际音标除符号增减外,其他符号、分类、字体等基本一致。
经过多次修订,目前实施2015年修订版。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国际音标发音表和正确发音,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际音标的发音比较难48个国际音标正确读法,对以后的学习也很重要,所以大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