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章、李福宁、王作良、周觉良、杨宪益、赵萝蕤、萧乾、薄冰……汇集这些英语名人的毕生学术经验,编辑出版了新中国第一份英汉双语英语阅读与学习杂志: 英语世界》。
英语世界》创刊于1981年,由商务印书馆主办怎么学习英语,曾获“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期刊”等多项殊荣。我们在此汇集了30年来国内外著名英语专家、教授的124篇文章,作为英语学习的终极指南出版:
如何学好英语——英语专家教授的建议
86位著名英语教师分享经验
124 篇包含要点的文章
涵盖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
讨论文学、语言学、文化和等研究领域
既是方法参考,更是人生启示
作者的学习经历也是他的人生经历
以名师为榜样怎么学习英语,激励学生学习英语
扫描二维码一键购买☟
1. 吕淑香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
如何用好字典?
离不开词典,但也不能完全依赖词典。好的不仅要正确的意思,还要正确的语气。
《新英汉词典》和《汉英词典》都把only译为“唯一”。那我们如果遇到“my only two affinity”怎么办呢?当然不能译成“我的只有两个亲人”。
英汉词典里也有“仅有…”的注解,例子是“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的例子(These are the only examples)”。可以译为“我知道的唯一的例子就是这一个(这些)”。但还是不能适用于我仅有的两个亲戚,只能译为“我的(仅有的)两个亲戚”。
2. 葛传奇
商务印书馆英文部编辑、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英语教授
认识更多单词=词汇量更大?
如果只从词汇量上讲,A 认识 10000 个单词,B 认识 8000 个单词,当然 A 的词汇量比 B 大。但从应用上讲,A 并不一定比 B 好。
有可能A认识的单词大部分是比较不常用的单词和专业外的单词,而B认识的单词大部分是专业内的常用单词和单词,并且掌握了这些常用单词的多种含义和多种用法。从实用性上来说,B比A要好很多。
一个单词有好几个意思,认识十个只有一个意思的单词,比认识一个有十个意思的单词更有效。就单词而言,是十对一,但就意思而言,是十对十。常用单词有很多意思,而且经常用在很多方面,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会注意常用单词。注意常用单词,不代表不需要注意常用单词以外的单词。
此外,葛传奇的学生称,他有三大法宝:可数还是不可数、定冠词还是不定冠词、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
3. 小倩
中国现代新闻作者、作家、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院院长。
句子与
要想对英语语法有个大概的了解,除了看语法书以外,还要多造句。“造几个句子就会清楚多了。”掌握短语比掌握单词更能体现英语水平,而掌握短语的最好方法就是“造句,尽量多用。”“因为造句就是用新词,是语言的练习怎么学习英语,用得越多,就越熟练,这是一切学习过程的规律。”
发音和口语方面,可以通过朗读、对话等方式提高,也可以唱英语歌、朗读、表演英文剧本等。
我反对歧视,也不认为比创作低下,但这体现在报酬的高低上。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茅盾、巴金都是创作者,也是家。创作是一个国家的主要力量,但同样重要,它是房间的窗户,可以让新鲜的空气进来,让我们看到外面的一切。
4. 许国章
杰出的语言学家、语言哲学家。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主任、外国语研究所所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学会副会长。
英语是世界的符号
“世界英语”这个术语可以接受为一种通用的符号系统,它并不专属于少数几个国家,它所承载的文化也不仅仅是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学等等,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就像符号一样。
5.王佐良
诗人、家、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主任、副院长
通过阅读提高你的辨别能力
最好的诗歌往往不用华丽的辞藻,只用纯粹而隽永的朴素语言。
在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吸收知识,更获得了辨别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好书,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好语言。
阅读是一种文化活动,提高阅读能力最终意味着一个人文化修养的全面提高。
6.吴静荣
兼任全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协会理事等职务,与许国彰、王佐良并称为“英语三大泰斗”。
“阅读”至关重要
在听、说、读、写、译四个方面,阅读是极其重要的,是驱动一切的。在中文环境中,阅读是增加词汇量、学习各种表达方式唯一可靠的方法。
7. 张道真
英语教学的领军人物、著名英语语法学家
自学英语8 个步骤
学习要从听、说开始如何学好英语?(近40年畅销书,86位中外顶尖专家),就跟我们从习汉语是一样的;
打好发音、语法基础,掌握1000个左右词汇;
阅读10至20本简明书籍;
在仔细研读课文的同时阿卡索外教,阅读大量简略阅读材料;
了解一般的原创作品;
阅读速度每小时10页以上,词汇量扩大到4000个左右;
扩大词汇量至5000-6000个单词;
关键在于自我意识。
8.庄懿传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学院教授、中国协会理事。曾参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著作英译本及国内重要文献英译,参与国内外联合国文件的中译审理。
毛泽东选集经典译文举例
20世纪60年代初,我有幸参与了《毛泽东选集》的英译、修订以及一系列重要政治文章的英译作。当时,我觉得学好英语,能做这样的作,是莫大的荣幸。因此外教,我以极大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完成了交给我的每一项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了中涉及的各种问题,积累了很多有趣的实例,也获得了很多直观的认识。例如:
“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经验。”(《毛泽东选集》第1卷怎么学习英语,第283页)
“跌入深渊,增长智慧。”(第 297 页)
不仅对称而且押韵,很像谚语。
“三个皮匠拼出一个诸葛亮。”(《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56页)
“三个皮匠的智慧加起来,等于诸葛亮的智慧。”(第 158 页)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7页)
“不进老虎穴,怎能捕到小老虎?”(第 300 页)
这两个例子在英语中本来有相应的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一掷千金”,但译者为了保留原文的形象,把这些俗语去掉了。
9.周觉良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参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周恩来选集》第一卷、《毛泽东诗词》等英译本审定。曾担任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
英语阅读:读什么、怎么读
周教授提醒大家,英语阅读不要只局限于小说、报刊杂志,要敢于阅读用英文写成的理论著作,以及大型百科全书、英语语法、英章体裁方面的书籍,甚至词典等,在阅读时尽量学习作者组织问题、解释问题、选择词语和句子的能力。
“阅读理论性的作品对于提高英语理解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读小说的时候学英语,如果有些地方你听不懂,只要你理解了大概的情节,你还是可以读下去的。但是读理论性的作品,如果一章你听不懂,下一章就很难读下去。这就迫使读者竭尽全力去理解,这种压力自然会提高理解能力。”
字典也是可以看的,不但可以借由阅读大型字典和牛津英语词典(OED)中的几个条目来开阔你的视野,还可以随时阅读常用小型字典中的一两篇文章。
10.赵萝莉
著名家、比较文学学者。译有艾略特《荒原》、惠特曼《草叶集》等。与杨周翰、吴大元合编《欧洲文学史》。
如何从一本小说中获得最大收获?
如果你想学好英语,你就得多读一些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好的文学作品。
怎样才能读懂一部小说并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呢?光知道梗概、选出最佳句子是远远不够的。思想性、艺术性好的作品往往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自我认同和表达能力。
这篇由北京大学英语系赵萝莉教授撰写的文章,正如标题所示,诚挚地推荐一些英语世界里最经久不衰的经典著作,包括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狄更斯的一系列作品。赵教授提醒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劣质产品”上。
以下是 12 本你应该收藏的著名作家的书籍
这也是我们办公桌上的必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