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杰 |英语语音教学现状调查、问题及对策

2024-08-08 07:45发布

■摘要:自然拼读教学是近年来英语教学的热门话题,自然拼读既是一种学习具,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对提高英语词汇知识和阅读能力有很好的助推作用。它起源于英国和美国,后来被引入国内课堂,目前存在课时不足、教学不系统、方法多样性不足、缺乏实证研究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国内自然拼读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在互联网+时代,阿卡索和混合式学习方法是解决课时不足、资源不足地区教学问题的一种方式,可以弥补不足,在发达地区也可以向深化教学实践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语音;教学模式;阅读能力;混合式学习

Phonics外教口语课阿卡索重点,即直接拼写法,是英国、美国等国家英语初学者学习英语单词拼写的最早方法。它以音素、声音、字母、字母组合等为基础,是学习音形对应关系、提高拼写和拼读能力的有效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将拼写纳入二级要求:“1.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2.理解简单的拼写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近年来,语音教学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热点。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探讨语音教学未来的突破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鼓励学生通过语音自主掌握语音和阅读技能。

国外语音教学研究

国外对语音教学法(phonics)的研究由来已久,他们认为语音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了解字母和发音之间关系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拼写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Johnson & Pearson's teaching steps for phonics, 1978; 阿卡索 , 1990; Blevins, 1998)。

Phonics 也是阅读学习的一部分,初学者可以利用 Phonics 扫清阅读的基本障碍,有效提高阅读能力。例如 Nuttal (2002) 认为阅读过程首先是解码、发音和表达的结合,然后读者在此基础上理解和建构意义并给予反馈。

Fox(1996)主张将语音引入教学,认为读者掌握了语音规则之后,就能阅读大量的单词;随着读者独立识词能力的提高,其流利阅读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随着语音研究的深入,音素意识和拼写能力作为阅读的基本能力,已成为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例如,在语音教学步骤中,Israel(2008)认为童早期阅读能力始于音素意识和拼写能力的发展;Kuhn和Schwanenflugel(2008)在讨论课堂阅读流畅性时展示了拼写与阅读之间的关系(见下图),即学习者从拼写能力到自动单词识别再到文本阅读流畅性,最终实现理解和表达的流畅性,从而完成阅读流畅性各维度的均衡发展。

图。阅读流畅度(Kuhn & Schwanenflugel)

在许多关于语音和阅读之间的基础和发展关系的研究成果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讨论(Sadoski,2004;Tankersley,2005;Schumm,2006;McIntyre 等,2011)。

综合以上国外学者对Phonics的论述外教,Phonics可以定义为建立在字母与发音之间的英语单词的语音系统,是一种提高童英语识字、拼写和阅读能力的方法,其最终目标是让读者“看到单词就会读阿卡索,听到单词就会写”。由于Phonics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英语字母与发音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每个字母与发音之间的规律,还可以促使学生更快地记忆英语单词,自动认词,提高阅读的流利度。

中国的语音研究

中国的语音学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台湾、香港等地借鉴外教,开始将自然拼读法引入课堂。自然拼读法最早引入中国沿海地区外教口语课阿卡索重点,后逐渐推广到更多地区。最早的研究探讨见于张建中(2003),主张生学习自然拼读法是未来英语学习的开端。也有早期的探讨:高敏(2005)、高明兰、方利民(2008)研究自然拼读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观念的分化。

此后的10年间,有更多学校积极探索如何有效推行拼音教学,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引入拼音、结合纸质教材的阶段。

通过对知网中文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国内对Phonics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Phonics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探索、Phonics在词汇学习中的作用研究、Phonics教学研究、与教材或绘本对接的Phonics练习、Phonics的应用效果研究。

语音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国内,刘宝印的论述经常被引用,如其在《英语,爱“努力”取胜》(2015)等论文中指出,语音教学分为五个阶段:

音素意识

音素意识

语音或词语解码

语音或词语解码

词汇或词义

词汇或词义

自然拼读法的教学步骤_自然拼读公开课教学视频_英语自然拼读教学视频

阅读流畅度

阅读流畅度

阅读理解

理解

培养拼读能力的过程应该包括入门听读、拼读朗读、持续默读和自由阅读(刘宝印,2017)。

语音教学模式与策略

这是国内探索更加自然的语音教学的一个范畴,基本都是一线教师在自身实践中提出的具体操作模式和教学案例。

基本教学模式为:先介绍字母对应的发音外教口语课阿卡索重点,然后进行不同组合的语音训练侯云杰 |英语语音教学现状调查、问题及对策,最后加入绘本,根据语境和意义内化语音知识(刘宝印,2017;何培珏,2017)。

沈小燕(2019)提出了语音绘本教学的操作流程: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运用规则—重读绘本—延续—展示交流。

蒋敏(2019)认为可以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正迁移理论,先教辅音、后教元音、先教单音节、后教多音节等。

此外,研究还包括语音教学的具体教学模式,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马静侯云杰|我国英语语音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吉斌,2017)。

阿卡索口语秀_阿卡索外教口语在线课一对一_外教口语课阿卡索重点

语音对词汇学习的影响

Phonics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减轻学习负担,尤其是突破了英语单词的死记硬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单词(刘忠轩,2019)。Phonics符合生的思维特点,拓展了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刘洁,2019)。

拼写与教科书或图书之间的联系

陈宏(2018)建议在《一起英语吧》(人教版)的拼写知识部分增加更多与自然拼写相关的资源,如歌曲、、视频、绘本等,甚至可以通过与家长微信群提前布置学生拼写微课视频的任务,以便安排和计划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拓展和训练。

王庆芬(2019)举例说明了译林版英语教材如何根据主题词和关键音选取相应的拼写资源进行衔接整合,并利用、视频资源强化学生的拼写知识训练。

梁凤珍(2019)认为语音知识应与绘本相结合,促进学生对语音知识的学习和内化。

自然拼写应用程序有效性的研究

一些硕士论文对自然阅读应用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完整的行动研究,如黄亚伟(2018)《英语自然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以英语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为研究对象,在有绘本和无绘本的两节自然阅读课上进行了实验,发现两节课的学生在单词拼写、单词发音和朗读课文三个方面的成绩存在差异。课堂上利用绘本教授自然阅读的整体效果较好。

冯睿(2019)对四的两名实验对象进行了跟踪研究,经过12周的Phonics学习,两名实验对象的单词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宋冉亮(2017)对高习困难学生进行了语音教学的行动研究,发现语音可以提高学生的语音意识、发音准确性和单词拼写能力。

讨论问题

自然拼读法的教学步骤_英语自然拼读教学视频_自然拼读公开课教学视频

在回顾国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作者发现了六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语音教学的实施

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

不少学校在认识到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后,都想积极开展语音教学实践,但由于课时不足外教口语课阿卡索重点,所开展的语音教学不够系统、连贯。

建议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每年开展的拼读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的模式与方法、测试方式与评估方式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在语音教学课程中,5-6完成全拼读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是,学校或地区要把语音的学习作为考核的内容,才能有效促进语音体系的构建与连贯教学。

此外,由于Phonics教学是在非母语国家进行,音形对应关系无法让学生将意义与发音联系起来,因此在Phonics教学中,应以听、说为主(李菁Phonics教学步骤,2017),将音、形、义结合起来。

教师要明确,除了绘本阅读,口语学习是自然拼读学习的另一个载体。课堂上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期关注口语阶段学生的基本英语训练,让拼读真正发挥促进学生词汇学习、提高发音、语言表达能力、语感听、说、读、写能力的作用。

多样化场景

有效教学模式探索不足

全国各地的英语课程安排各不相同。大多数公立学校每周有 2-3 节课,而有些学校则更注重英语课程,每周提供约 5-6 节英语课。

各地应根据不同的课时、学生群体、师资情况,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课时充足的学校可以开发更丰富的语音课程,在各按照一套教材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语音教学,辅以绘本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容易学习、内化和吸收语音知识。

对于每周安排2-3节课的学校,教学难度较大英语培训,教师可以从多套教材中提取合适的内容,改编成校本教材,在每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10-20分钟的语音教学,逐步促进学生对语音知识的学习。

40分钟相对独立的拼音教学模式,通常可以采用拼音绘本作为教材,以情节的方式传授拼音知识,教学环节完整,活动丰富,学生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掌握拼音知识。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需要研究和阿卡索不同的教学设计,形成丰富的拼音教学方式。

对于只能零星开展拼写教学的学校,应在研究、组织教学内容和资源后,提前规划本学期、阶段的教学目标,以拼写知识作为引子,配合一些配套的绘本进行泛读,达到强化拼写知识的目的。

但对于课堂拼写教学中简单加和一般加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还比较缺乏。

缺乏拼写评估方法和具的开发

课堂上的拼写教学从表面上看符合《普通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英语学习活动理念,但事实上并未真正实现“教、学、评”的统一,让学生的拼写能力进步得以量化、可视化。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时进行考试和通关比赛,在学期期间组织拼写比赛和拼写阅读比赛,在正式的期末考试中加入拼写元素,实现“以学促学、以评促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开通线上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微课、在网上完成作业,从而达到学、练、评的统一。

语音点分级阅读

实证研究还需加强

阅读的基础能力是拼读能力,拼读是自然拼读法的一个教学步骤。拼读能力的发展是否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理论上,培养学生的识字和拼写能力是第一步,但如果学生没有接受阅读训练,拼写知识就会因缺乏拓展和应用的机会而被遗忘。

那么拼写和阅读到底是什么关系?学生学习拼写知识有哪些阶段性特点?是低更容易促进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是高更利于发展?如何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目前还缺少相关研究,因此未来可以分阶段开展专题研究,实施分级阅读后的实验成果还需要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更多贡献。

核心素养在语音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