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初,中诚信托集团创始人毛振华发布了一段有关亚布力的视频,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东北营商环境的广泛讨论。近日,总部位于杭州的知名医疗共享平台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甜甜撰写了一篇文章,讲述自己从哈尔滨到杭州的历程,阐述对这里营商环境和创业氛围的看法。
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 李天天
新年伊始,中诚信托集团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的一篇“雪中送炭”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此事再次引发“投资不过关”的论调。看完毛振华的视频后,我第一时间转发给了丁香园的创业伙伴们。我的感受是:东北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我生在哈尔滨、长在哈尔滨、求学于哈尔滨、创办丁香园杭州知名外教一对一,对哈尔滨的一切太熟悉了。
视频曝光两天后,1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很快丁香园为何从哈尔滨迁往杭州?其创始人李甜甜讲了这样一段……学英语,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也发布调查结论杭州知名外教一对一,支持毛振华的,认为亚布力滑雪场管委会存在问题。
但风起于青芦尖,当下往往只是过去一些细节和的延续。俗话说,草蛇灰线长。毛振华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丁香园从哈尔滨到杭州的创业。
哈尔滨丁香园的
经常有媒体问我,为什么选择在杭州创业,其实是有的。
2002年,还在读书的我,为了谋生,创办了一家小型英语培训。当时,一对一外教小班教学在哈尔滨还是新鲜事物,很快就打开了市场,打出了名气。但没过多久,当地派出所、税务局、各种政府官员就来拜访,说是来看发展,其实是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免费上课。这让我觉得家乡的创业氛围不够友好,但又无能为力。
2003年,我准备创办鼎香园。按照当时的相关规定,医疗互联网网站要先到卫生、监部门做前置审批,再到通信管理部门取得开通网站的许可。于是,我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了申请,但对方并没有直接接受,而是给了我两句话:“你的想法很前卫。但是,有学问的人不上网。”这两句话我至今还记得。
我当时不知道“先锋”是褒义还是贬义,但听了第二句,我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当时网上最火的是聊天室,他们以为我创办丁香园就是为了娱乐。一年后,网站终于获批,但经过多次波折,最后也不过是求人帮忙,找人脉而已。
经过几次事情之后杭州知名外教一对一,我就有了南下的念头,恰好有机会去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于是2004年我就离开哈尔滨去北京学习,离开的时候也把丁香园的服务器打包带去了北京。
杭州政府的态度和效率
2006年,我放弃攻读博士学位,打算全职创业。在丁香园两位杭州好友——湘雅医学院博士毕业的张进和在医领域作多年的周树忠的邀请下,丁香园定居在了杭州。
我们最初的办公室是在张进租住的家里,不到20平米的一间卧室,两台电脑,都是“”的办公设备。三个月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时任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的许土松听说了丁香园,他觉得这么优秀的企业应该扶持。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在杭州市科技局五楼租了一间只有70平米的办公室。这件事彻底颠覆了我以前对政府的认知。我根本不认识许局长,没跟他打过交道,也没有亲戚。但他能伸出援手,帮助我这样一个没有背景的“外地人”,更加坚定了我来杭州定居发展的决心。
2008年是丁香园最困难的一年,虽然业务有所起 {MOD},但挣到的钱都用来发展新业务了。眼看资金链即将断裂,我和张进、老周把身上的宝贵资产抵押给银行,借了100万元才维持的运转。
当时已经有有意向的投资人开始联系丁香园杭州知名外教一对一,想要投资。由于丁香园是以境外权架构成立的,听说外汇入账的手续比较繁琐,北京、上海的办理这些手续需要 3-6 个月的时间。同时外教,一年期的银行贷也即将到期。那段时间,我们几个创始人都焦急万分,但又无能为力,只能按照要求递交审批材料阿卡索,继续等待消息。
没想到,从开始整理文件、报送杭州外汇局到最终拿到DCM中国200万美元A轮投资,只用了18天的时间,实际行政审批也只用了8天,整个过程顺利得让人难以想象。
现在回想起来,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延迟,对的影响都是难以预料的。
2014年,丁香园启动C轮融资,腾讯在42天内完成了从意向、谈判、尽职调查、签署协议到支付7000万美元的全部步骤,这得益于腾讯的迅速果断,也得益于杭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效勤勉。
次年,丁香园开始筹划建设丁香诊所。作为互联网,我们虽然有着深厚的专业背景,但此前从未参与过线下诊所的筹划。在这个过程中,杭州市滨江区委、社发局、环保局、商局、街道办等作人员做了大量作。区里为此召开了多次座谈会,邀请相关单位参加讨论。社发局、环保部门还配合丁香诊所在周边社区做了民意调查,并表示:“只要手续齐全、流程合规、人员资质合法,没有理由拖延审批。”
目前我们在杭州已经建立了两家全科诊所,业务发展的很好,周边居民的口碑也很好,这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培育本地创业氛围
有时,我会和创业伙伴感叹,杭州让我重新认识了政府和政府官员。在杭州创业十多年,我们几乎没见过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的人,但我感觉他们很熟悉,一点也不陌生。杭州市政府给创业者提供了自由、开放、平等的软环境,平时不找麻烦,需要服务时他们就会出现。这种“亲”“廉”的政商关系正是企业所需要的。
现在,杭州的创业氛围更加浓厚,越来越多像丁香园这样的企业在杭州的创业版图中涌现,杭州也在快速向着成为各项排名中新的一线城市迈进。作为新浙江人,我想说: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有很多,市场、资本、技术等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但友好的政策、开放的意识、高效的作作风等软环境同样重要。
我也想对家乡黑龙江说几句话:在杭州创业十一年,丁香园从三个人发展到千余名员,成为一家具有规模营收和盈利能力的中型互联网企业,也很幸运成为杭州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这一切,都是我离开哈尔滨时不敢想象的。相信民营企业,看重民营企业,珍惜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驱除危害环境的害虫。我相信黑龙江一定能重现昔日的辉煌,也热切期待能有机会为家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