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俞敏洪:人智能助力平衡教育,但不要把学生变成能回答千百个问题的机器

2024-06-30 03:30发布

10月21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新东方旗下品牌OKAY智慧教育举办“开启智慧教育城,响应教育现代化2035”主题新闻发布会并正式发布《智慧教育城白皮书》。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活动上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人智能在教育领域潜力巨大,可以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改善教育资源的均衡。

但人智能并不是万能的,更重要的是背后的人秉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去应用人智能。俞敏洪指出,只有坚守教育本质,尊重教育规律,才能实现教育与科技更好的融合。要坚持正确的人智能教育观,决不能把学生培养成能用新技术解决问题的战术机器。同时,在技术爆炸的时代,我们仍需回归教育本源,重视教师,注重教学研究。

以下为俞敏洪演讲全文:

今天凌晨三点到乌镇,还有点困意英语,没想到第一个上台发言,本想先听听大家的意见,其实智能教育现在是个很火的话题,而这个话题主要有民间和官方两个不同的方向和声音。

民间所谓的智慧教育,大多都是在思考如何通过互联网或者5G,在AI的辅助下,进一步拓展原有的商业模式和教育的边界,核心要素是如何募集更多资金、更快发展、尽快上市。

这个方法从新东方上市十多年前就开始了,新东方还是坚持地面教育的方向,当然也会用技术赋能,新东方纯在线教育更谨慎,慢一点,这是我的理念。

教育是人的融合,是气场的感知

我们相信,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无论机器能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学生的全面成长绝不仅仅是知识、成绩、技能的提升,而是整个身心的成长,包括学习兴趣的激发、人性的激发,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这些都不是机器能带来的。

教育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是成人对孩子天性的引导,是对其气场的感知。所以不管科技如何发展,老师和家长面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精深学英语俞敏洪,但是性格却很奇怪?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孩子基本缺少父母的陪伴,父母很少陪伴孩子,亲子之间的感情无法充分展现,所以孩子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影响。所以新东方坚持接地气的教育,希望老师能够多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鼓励,让老师成为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哥哥、大姐姐。

公立中的老师,不仅要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老师,更要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父母。因为现在的孩子早上七点上学,下午三四点放学,和老师相处的时间比和家长相处的时间还多。如果老师总是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情绪、性格,如果做不好,孩子最终的学习成绩虽然提高了,但他的发展不会全面。

我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问,余先生说这么多是不是反对科技,说科技没用?恰恰相反,我觉得科技是很有用处的。比如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学英语,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把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调动到你想调动到的任意一个点。

比如我们想听一个美国教授的讲座,如果他的课程正好在网上,你就不用亲自到美国大学去,只要进入相关系统注册就可以了,很多都是免费的。

人智能通过两种方式帮助童的学习行为。

第一,可以随时纠正。就拿英语来说,现在很多家长不敢让孩子用手机学习,因为孩子可能会用手机玩游戏。但现在有专门的平板和机器,孩子的发音语调可以在机器上实时纠正,如果你发音不对,机器会告诉你哪个发音不对,再读一遍。

第二是在作业批改上。我们开发的作文批改系统,只要拍照扫描,一秒就能看到作文批改,语法问题清晰可见。当然如果要引导式批改,老师还是需要亲自上门的。但基本的错误都已经指出来了,也节省了老师的时间。

以前,在课堂上统计学生答题正确率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只要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个答题器精深学英语俞敏洪,老师就能立刻知道全班每个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和薄弱环节。

人智能将帮助教师减轻作量

现在我们来说说公立学校的老师。中国公立学校的老师可能是世界上最累的老师了。当然我们私立学校的老师也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老师承担的责任太大了。不但要关注孩子各方面的状况,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还要满足中国家长多样的需求。很多时候中国老师不被理解。而且中国老师的资水平也不是很高。当然国家也在努力提高。所以我一直相信,在中国,如果你能坚持做老师,一定有一种神圣的感觉。所以我对中国老师,特别是公立学校的老师,充满了敬佩。

现在我想做两件事,第一是帮助老师减轻负担,不仅是教学负担,还有心理负担,这样老师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以前老师要花很多时间批改一个班40到60个学生的作业,现在只要点一下就可以了。

俞敏洪教英语_俞敏洪英语水平_精深学英语俞敏洪

过去,教师要找备课资料,除了课本知识外,可能还需要上网搜索,但结果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也不知道哪些是最好的。资源平台的建立,让教师可以直接访问系统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库,资源库中的资源都是经过筛选和各种评估后,才上传到平台上。

大规模优质教育资源的筛选需要通过人智能来完成,人智能甚至可以通过使用频率、人们视频时眼睛的兴奋程度来判断内容的使用情况和改进程度,帮助教师快速获取全国乃至全球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二,人智能解决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智能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告诉家长孩子的学习轨迹,甚至可以细化到每一道题,哪些题答对了,哪些题答错了,用了多长时间。

另外,未来的人智能会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点对点的知识点,会让孩子学得更深入,更自信;第二,解决孩子面对面横向拓展的问题,即根据孩子的年龄、学校、成绩,对学科进行横向推荐。

人智能

助力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中国的教育存在不平衡现象,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而农村教育资源相对稀缺,新东方每年要教数以万计的农村、山区中生。我们认为,“稀缺”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低,尤其在英语教学方面,第二,农村孩子本身可分享的优质资源非常少,未来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人智能来解决。

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异地传输,把新东方教给城市孩子的所有内容和信息同时推送到农村,比如双师课堂模式。

或者说智慧教育能为学生做什么?对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节省时间。

今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加大信息化教育、智慧教育投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让不同地区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在中考、高考中公平竞争。

此外,智慧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无需再花太多时间在学习上,而是有更多时间参与各项体育、社交及团队活动,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英语培训,提升协作、沟通、互助的能力。

科技赋能教育,但高科技不等于教育本身

科技赋能教育精深学英语俞敏洪,但高科技手段不等于教育本身。只有坚守教育本质,尊重教育规律精深学英语俞敏洪,才能实现教育与科技更好的融合。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应该放在第一位,不能强求。在科技爆炸的时代,我们还是要回归教育的本源,重视教师,开展研究,注重教学。

在这个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新东方其实采取了保守的策略。2016年底我提到要应用技术,但应用的前提是新东方的产品、教研、师资都很棒。现在我们提出“新东方的老师很棒!”的理念。聚焦教师、教研、教学是一切人智能教育的根本。

不要把学生训练成能用新技术回答大量问题的机器

但人智能不是万能的,更重要的是背后人的教育理念。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人智能教育观,绝不把学生培养成搭载新技术的、能在题海里答题的机器。人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专注力、兴趣、感知力,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我觉得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OKAY系统的研发始于2009年,当年新东方为了打造优能的品牌,开始研发UMS教学管理系统,之后又研发了针对上海中生的学习系统,之后OKAY成为智慧教育的独立品牌,并以智慧教室的形式推广应用。现在我们推出智慧教育城的概念,就是为了先把一个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打通、提升,让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学校能够互相学习,提升教研效率、教师素质、孩子的学习效果。

因此,通过智慧教育城的架构,有望实现智慧教育城,以城市为基点,城市之间的教育资源流通,进而省份之间的教育资源流通深网|俞敏洪:人智能助力平衡教育,但不要把学生变成能回答千百个问题的机器,基于教育云平台的内容流通体系,有效形成知识建构与流通的生态圈。

我们要做的是让即使是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步的优质教学资源,让教育更加智慧、更加均衡、更加人性化。

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