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较大问题。 产出型教育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内在契合性。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输出型教育的内涵和流程,然后从输出型教育出发,全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六个方面。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以产出为基础的教育; 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国际贸易总量连年增长,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贸易国[1]。 商务英语人才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 然而,国内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培养目标较为笼统、课程体系内部耦合度低、教学内容不明确、培养方式封闭单一等问题[2-3]。 造成上述问题的表面原因是商务英语学科特点和办学条件客观制约的影响。 深层次原因是人才培养理论和方法的缺乏。 基于成果的教育(OBE)[4-5]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人才培养理念。 担保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高职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跨学科、注重实践、实践性强的专业,与OBE理念有着本质的契合。 融入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的有效解决方案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职业技术院校大力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学英语,特别是各项软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得到了很大优化。 然而学商务英语,国内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与时代要求脱节[6-7],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普遍缺乏精准定位。 存在“商务”与“英语”无法有机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与“本科”商务英语缺乏理解等问题。 各国人才培养产出存在差异。 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未能与当地特 {MOD}产业有机结合学商务英语,整体培养目标缺乏特 {MOD}。 其次,在具体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商科课程与英语课程界限过于清晰,整个课程体系内部耦合度低,难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第三,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么存在商务与英语课程界限过于清晰的问题,要么存在将两者简单结合的问题。 而且教学内容往往陈旧,缺乏与产业发展前沿和地方特 {MOD}的紧密结合。 部分。 最后,由于教学理念仍然强调课堂教学,一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存在培养方式封闭、单一的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训练严重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实践能力较差。 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OBE的内涵和过程
OBE起源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 美国学者Spidy将OBE定义为“明确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学商务英语,以确保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获得实质性的成功经验”[8]。 澳大利亚教育部门将OBE定义为“基于实现特定学生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教育结构和课程被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学生产出驱动教育系统的运行”[9]。 尽管不同人和不同机构对OBE的表达存在差异,但普遍认为教育者必须清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然后寻求合适的教育方案以确保学生实现这些预期目标。 OBE以教学活动的产出为出发点和目标,围绕预期的学习产出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整个教学活动。 总体思路是输出驱动、逆向设计、持续优化。 OBE的实施过程包括四个部分,即定义学习输出、实现学习输出、评估学习输出和使用学习输出。 基于OBE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首先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学校定位等方面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设定专业毕业要求和具体指标点。 然后设计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每门课程映射到各个指标点。 对于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估是根据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后的情况,利用第三方机构、用人单位、学生个人等的反馈。最后,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反馈。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调整和优化。
3. 基于OBE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一)制定以产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国内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合理、不明确。 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一些高职院校直接参照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OBE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忽视了高职学生起点较低、毕业后注重技能岗位的特点,导致培训目标与培训产出存在严重脱节。 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技能型人才培养,但培养目标过于空洞、宽泛,办学条件不足以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商务英语的内在含义,简单地将培养目标定义为英语加商务”,导致后续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简单拼凑。 基于OBE理念,不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合理、明确地制定:一是经济社会和国际贸易发展,特别是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需求。 ,必须考虑。 什么样的商务英语人才? 其次,要结合学校整体定位和办学条件,因地制宜,避免培养目标达不到。 第三,要明确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交叉、实践导向的特点,既明确了英语的属性,又突出了商务特 {MOD},体现了复合技能的特点。 (2)确定对培训目标的完全支持和实现程度。 体计算的毕业需要OBE采用逆向设计模式来一一设计训练方案。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要求可以以能力模块的形式界定,包括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沟通能力、跨行业拓展能力、本土能力、人文素养等。等,制定培训目标,完成支持和覆盖。
分解后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矩阵图来描述,以此来说明毕业要求如何支持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了客观分析毕业要求的达成程度,每个毕业要求需要进一步分解为多个指标点。 例如,语言知识和技能可以分解为听、说、读、写技能、口语和技能、语言沟通技能、语言学习策略等指标。 毕业要求达到程度的计算,应当以学生在后续相关教学活动中的考试或评估的结果数据为依据。 如果不同毕业要求的评价模式不同,应分别说明不同评价模式的适用范围和合理性。 (3)跨型教学内容的逆向设计与应用。 商务英语是典型的应用型交叉学科,涉及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不是简单的“英语+经济学”、“英语+管理”或“英语+法学”。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一,课程内容设计应将语言与商务知识有机融合,突出商务英语的跨学科特征,避免英语与其他知识的简单组合甚至拼凑。 。 。 其次,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的比例和顺序必须耦合为一个整体,不能出现只重语言或只重业务、只重课堂或只重实践的情况。 第三,课程体系的设计应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特别是与当地产业特 {MOD}密切相关的企业和行业广泛参与。 例如,深圳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邀请各个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家参与,而广州则可以邀请各个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家参与。 邀请各外贸流通企业专家参加,也可邀请东莞、中山等地区各制造企业专家参加。
四、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需要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形成对应关系,并保证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有2到3门课程与之对应,以支持毕业要求的实现和呼应OBE逆向设计原则。 (四)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三实”平台。 OBE人才培养以产出为核心。 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英语,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课堂教学。 必须依靠政府、学术界、产业界、企业界等多方协作,协同育人,建立实训、实践、实习“三实”平台。 对于沿海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来说,一方面,由于学校经费相对充裕,可以在校园内设立各种真实商务场景的实训室,为学生提供适切使用的场所和场景。离开。 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与商务英语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类型较多,可以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校企联合实践实习平台。 这不仅可以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一定的商务英语专业技术支持,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 资金有限或当地商务英语相关企事业单位较少的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发动海外校友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 同时,此类高职院校要积极与当地外事、人事等政府部门联系,争取在他们的支持下定期到外地进行实践实习。 在学生的实践实习过程中英语培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为每个学生确定一位企业导师,并提前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以保证实践实习的有效性。
(五)设计合理有效的学习指导和评价机制。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OBE输出驱动逆向设计思想的垫脚石。 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传统的各类课程考试外,还可以合理引入其他类型的学习指导和评价机制。 其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又能有效促进培养目标实现的方法包括各类竞赛、专业证书认证等。 公共竞赛有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外研社系列高职、大学英语写作竞赛、阅读竞赛、口语比赛等。地方特 {MOD}有深圳市民外语演讲比赛、广东省英语技能大赛、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等。更为灵活的是英语英语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校内竞赛,并以竞赛成绩作为口语依据。学生评估的基础。 在专业认证方面,与商务英语直接相关的包括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 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级别的BEC证书,作为评价学生毕业成绩的参考。 此外,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外贸、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司法等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以相关证书作为奖励和优秀的依据,并引导学生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健全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既是OBE的内在要求,也是OBE实施的保证。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需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职责明确。 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文件的制定和修订以及示范性教学方案的设计。 教学督导委员会主要负责验证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论证、进度教学督导等。根据商务英语学科特点,上述成员两个委员会不仅需要语言专家,还需要包括经济、管理、法律等领域的专家。 同时,除学校成员外,还应邀请有代表性的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指导和教学督导。 对于人才培养效果的最终评估,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尽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独立调查分析,如专业教育数据咨询评估机构Michaels,以及零电优数、盖洛普等。学商务英语,并据此评价人才。 调整优化培养方案。
4。结论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关键问题是科学制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规划。 产出型教育理念可以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保证等方面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指导。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基于OBE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梁志芳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