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网易看客专栏出品。
我是985大学硕士毕业生,在深圳一所公办学校当老师。
在老一辈人眼里,教师、公务员是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很多年轻人眼里,当老师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我以前也这么认为,只有没有追求的人才能成为老师,平凡的生活几乎是“半切入地”。
但深圳似乎打破了这个魔咒。 “你想去深圳当老师吗?” “深圳教师年30万元,是真的吗?” “深圳教师平均资985元。”……“深圳教师”顿时成为就业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职业。 令人困惑的存在。
又到了秋季聘季。 9月份以来,“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这样的话题。 “深圳正在聘2300多名公办教师。” 同事们也在讨论:现在高校升职压力很大,没有出路。 还不如来和。
有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像以前来过那里的人一样平静。 原来我已经“上岸”了。 但在我加入的那一年,我身边很多人都过着“796”的生活,早七晚九点作,周六还加班。 这不是“岸”,这显然仍然是无情的作之海。
过去的一年,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 无论是成为时代泪水的教育培训行业,还是学校教育的改革,至少“深圳老师”的作要面对超乎你想象的事情。 太简单。
人均985,收入30万。 这是真的?
还记得那一年龙华区来学校讲课。 中等规模的报告厅里,连前排都站满了人。 各区校长展示了深圳教育的巨大潜力。
说实话,很难不被深圳老师提供的条件所诱惑。 以龙华区为例,研究生资28W起,全年有165天带休假。 此外,还有5万至8万的优厚人才引进激励措施[1]。
对于我这样一个纯粹的文科生来说,就算把头挤进大厂也不一定能拿到这个资。 毕竟,根据聘网站的调查,2021年校职位的平均聘资为6112元[2]。
也许你会说,教师资几十年不变,企业资上涨快,前途光明。 但从我毕业后一年的经历来看,我做产品的朋友已经跳槽到了第三家,资也有波动。 2020年跳槽的人中,1995年以后出生的占43%,1990年以后出生的占26%。互联网从业人员一年内跳槽的频率达到33.3%[3]。
而且,作之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渴望“成为CEO我在深圳当老师:年30万,作796元,快郁闷了,走上人生巅峰”。 我最大的梦想其实就是不去上班。
与其看着一个行业走到尽头,或者达到职业天花板而另谋出路,我更愿意选择一份稳定的职业,节省精力深圳英语老师,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那么,深圳教师年30万元是真的吗?
据北京师范大学某学院就业调查显示,近年来深圳公办学校60%以上的新教师资在7000-10000元/月[4]。 事实上,情况也是如此。 再加上班主任补贴、二级补贴、公积金等,总收入1.5w问题不大。
不同区之间资差别不大,但补贴和绩效却有很大差异。 如果硬要一个结论的话,那么在深圳范围内,也许30万不一定有,但20万基本是有保证的。 2020年硕士毕业生平均起为7337元/月[5]。 如果冷静下来,这份作的收入其实还是不错的。
博士进入中确实令人惊讶,但并不常见。 同样,本科生也很少。 我身边几乎每个人都有知名院校的硕士学位。
今年又到了秋季聘旺季。 当一位本科985硕士的大三学生向我请教时,她有气无力地说:“我的专业不是很有优势,所以我估计只能上了。” 我不知道她是真的不自信还是假装不自信。 谦虚地说,我感到悲伤和无聊,而这些“陈词滥调”从我找作时到现在一点也没有改变。
除了资更高、学历更高之外,大家对深圳教师的真实作强度一无所知。
无尽的培训和无尽的课程
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每天6点30分左右起床。 更痛苦的是,无论是因为拖延还是加班,早睡都太困难了,根本就睡不够。 学生们不知道老师其实比你更困。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人们的睡眠时间为23时55分[6]。 在我入职的前三个月里,我从来没有在十点之前离开过办公室。
正当我以为自己过得不好的时候,总会在朋友圈看到“一大早下班打卡”,而坐标往往是深圳的一所。 那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作为老师就做不好事情。
中国社科网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教师平均每周作时间达到52.5小时[7]。 换句话说,每天作10小时是常态。
作为一名老师,我的待机时间是从早上 8 点到(至少)晚上 8 点。 这期间,我需要:上课、备课、巡课、管理卫生和手机、与学生交流、批改作业、参与教研、转发通知、测量体温……
而老师的作比你想象的还要琐碎。 他们需要教学生排队、洗手,甚至正确使用厕所。 早上从校门口接学生,晚上放学后排队送学生出去。 这期间,他们堪称保姆级的照顾。
有时我感觉自己就像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或者我被困在某种时间循环中深圳英语老师学英语,日复一日,每天都会带来新的血压升高问题。
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如何与这群比我大十岁左右的生相处,安抚他们躁动的青春情绪。 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集体生活的技能和规则。 之后,我们就可以去备课了,与不熟悉的新教材打持久战,加班备课已经成为常态。
“我感觉自己每天基本上没有时间备课,从早到晚,不是在复习作业、在培训、在上课,就是在打给家长、教育学生,哪有时间认真备课呢? ”
入职的前三个月,培训、比赛、教研接踵而至。
新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试卷比赛、寒假作业设计比赛、健美操比赛……我们经常看到小伙伴们参加比赛的照片,穿着考究,精神抖擞。 名校学生成为展示资源。 。
有的培训占用周末,让你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而平日培训的时候,你又得捡起未完成的作业,拼尽全力。 而单独的训练甚至可以让你瞬间感受到世界的不同。
一次训练时,讲台上的训练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 视频内容为:一位教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段关于“未来教育”的视频。 就是一个套娃,培训老师提出的所谓“未来教育”无非就是用iPad教学。
我坐在观众席上,感到震惊。 这是教育的未来吗? 深圳很多学校对于未来教育的理念,看起来更像是“一家人的意见”。 可当我看到自己手上未完成的作业时,我的心情更难过了。 我和以前的教育理想之间还有无数的作业。
当我累的时候,我不禁会想,我只是在燃烧自己的青春来实现别人的理想。 与其打磨别人,我更想有时间打磨自己。
入职一年,体检表实在不敢看
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乳腺肌瘤、胃肠炎、高脂血症……入职一年后,除了学校学英语,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医院。 作一年后,我减掉了10磅。
之前提到的睡眠不足的问题,到现在已经稍微缓解了一些。 12点左右我基本可以说服自己不要“爱吵架”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显感觉不像学生时那样,睡了六个小时,第二天就出现了肝脏问题。
许多作任务只带来身体问题,而教师面临的情感问题往往被忽视深圳英语老师,因为他们不断地与人打交道。
当学生进入时,他们仍然不知道如何履行职责,他们仍然学不会已经教过五次的内容。 这些都是老师崩溃的时刻。 过去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有些同学是“富二代”或者“家里有楼”,他们的“命运”已经足够好了。
遇到“不讲道理”的父母,你会更难受。 当你最终向他解释真相时,你发现他没有照顾好孩子深圳英语老师,因为他做外卖和快递员的作非常密集,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成年人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会以不同的形式影响到孩子。 并且想到自己的童年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这种慈悲是难以承受的。
除了与他人有关的愤怒和悲伤之外,教师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论资排辈的职称世界里,那些你不想参加的比赛,那些你不想承担的额外作,你不敢放弃,甚至还要去争取。 。
压力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而教学是最容易产生压力、抑郁和焦虑的作之一[8]。 当我站在讲台上时,我终于明白了这种观点所带来的压力。 学生的每一个微表情都会影响我的一天。 如果她觉得无聊,我就会想我是不是真的那么无聊。
老师没有资格谈论学生谈论的“emo”和“网压云”。 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郁闷,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
第一学期,我每天都无法控制地哭四五个小时,持续了三四天。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接近抑郁,那种无助、失控的感觉。 我个人第一次感受到抑郁症是一种病英语培训,真的很难“敞开心扉”。
教师自然具有一定的情感价值。 当你的学生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症状时,你不仅需要通知家长、心理老师、领导,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尽可能自然地照顾和开导他。
但学生不知道,他的老师每天都要哭着才能起床去上班。
深圳教师也是一座围城
尽管疲惫、迷茫,但我这些登上热搜的“名校毕业生进入中”的校友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牢记学生的成长,却不能错过比赛,最终他们只能选择焚烧。 自己的身体和时间来换取平衡。
事实上,我无法理解他们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布作业网格,并称呼学生为“宝贝”和“孩子”。 我比我的学生大不了几岁。 他们不是我的孩子。 我们可以做朋友。 我更喜欢教他们理性、友善、善良。
我不断提醒自己,我可以当一名老师,但不要成为我以前讨厌的人。 但现实是,你情不自禁地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这才是管理“发挥”最佳作用的方式。 而且你总是受到某种道德审视。 对于深圳的教师来说尤其如此。
人生的某个阶段,我的脑海里总是充满着这样的话语:我不想当老师。 我的学生也一样。 他们最拒绝的大学专业是音乐教育,因为这个专业需要背很多东西,要求很高,但最有可能的出路就是当一名老师。
选择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不归路”,因为一旦你想离职转行,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你的作经验几乎等于零,你没有像样的“硬技能” 。
但当我看到朋友们从一份自己不喜欢的作跳槽到另一份自己不喜欢的作,并谈论老板有多么愚蠢时,我想,也许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种可以让人安居乐业的作。作。
无论你是老师还是其他人,你每个月还是要面对领导,面对检查,面对未完成的作,然后等待你的资。
这个职业本身可能就是一场围攻。 城外的人想着如何进入这个行业,而城里的人却总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深圳教育正在努力追赶北京、上海、广州。 正处于变革之中,难免有辛苦和彷徨。 但同时也给予教师优厚的和创新的机会。
世界是复杂的,我们大多数时候面对的是学生,而大多生还是纯真的。 而当你看到一些学生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时,你就会觉得你的作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但最悲哀的时刻,就是你日复一日过着平凡的生活,却为学生们描绘出理想的光芒。 也许他们会成为比我更好的人。
参考:
[1]龙华教育. 2020.“走进深圳·走进龙华”——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全面启动2021届应届毕业生聘作
[2] BOSS直。 2021年,2021年应届毕业生职位数量同比增长52.5%,聘平均资6112元。
[3] 新浪财经. 2020年,平均跳槽间隔从84个月下降到11个月。 互联网为何留不住年轻人?
[4]
[5] 智联聘. 2020. 2020年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
[6]2020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2020年
[7] 李新翠. 2016年,中教师作量超负荷并有效调整。 中华教育学报
[8]路易斯·塔蒂亚娜·门德斯·罗德里格斯、埃利安娜·坎佩洛·拉戈、卡米拉·阿帕雷西达·皮涅罗·兰迪姆·阿尔梅达、伊沃尼泽特·皮雷斯·里贝罗、赫拉尔多·瓦斯康塞洛斯·梅斯基塔。 2020。公立教育机构教师的压力和抑郁。 恩弗梅利亚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