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学管理学院王晓晨老师
浙江商大学有一门课程叫“组织行为学”。 课程共有 40 个名额,几乎所有名额都可以在几秒内抢到。 甚至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参加课程。 本课程完全用英语授课。 老师会在课堂上用英语向中外学生谈论“升职、生孩子”、“彭于晏的身材”、“课堂上低头的人”等热门话题。
昨天大学全英文授课,钱报记者采访获悉,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教授从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归来,全英文教学大行其道。 不仅教材采用原版,就连考试也是全英文的。
老师用英语授课
讨论“升职还是生孩子”
文章开头提到的非常热门的课程来自浙商大学管理学院王晓晨老师。 他还有一门课程叫《人力资源管理》,这也是浙商大学的“网红课程”。 他每次上课,座位都被抢光了。 光。
因为这位老师上课很有趣而且说英语。
“有了二,女员如何选择升职或生孩子?如何平衡作和家庭?”
“你喜欢彭于晏吗?尤其是他的胸,不是很好看吗?彭于晏为什么会成功?”
“当你的眼睛向左看时,你是在追忆过去;当你向右看时,你是在创造。所以如果你问你的爱人英语,你昨晚去了哪里?如果他向右看并回答说,‘我正在和一个朋友讨论事情’,这一定是在撒谎,因为他是在编,而不是在回忆。”
谈到这两门课程学英语,王老师透露,2013年,《组织行为学》被教育部授予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 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还被评为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双语教育,所有教双语课的老师都需要通过学校的考核。” 王晓晨说,“经过专家评审,教师分为A类和B类,A类教师可以听课。” 英语课程。”
他告诉记者,现在浙江商大学管理学院只有四个系,每个系有一到两门双语专业课程,而国际商务系的双语课程较多。 “因为现在有很多海归博士来当老师,据我所知,学校里有几十个A类老师,可以教所有英语课。”
这些双语课程使用的教材都是英文,课堂上的PPT也是英文,考试也都是英文。
中国学生能适应这样的双语课堂吗?
“有些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不够。”王晓晨说。 “这两门课程是专业核心课,也是一学生的必修课英语培训,所以我们现在采用双语形式进行教学。”
为了吸引学生杭州的大学开设全英语课程。 如果你想明白,就学好英语。,王晓晨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大学全英文授课,让学生参与教学。 他会拿出几道性格测试题大学全英文授课,给学生们“算命”; 他将户外拓展的“背投”活动一模一样地复制到课堂中。 学生们称之为“最燃肌肉的人力资源管理课”。
海归教师越来越多
所有英语授课的课程都受到欢迎
记者采访发现,双语课程或全英文课程现在在高校非常流行。
小刘是浙江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大三学生。 他选修了一门名为“英语口语采访与报道”的课程。 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不同新闻媒体、不同话题的英语采访报道的基本技巧,试图让学生了解英语采访的理论和实践技巧以及可能遇到的文化多样性问题。
“老师全部用英语授课,要求学生用英语互动。一些英语不好的学生听了两节课就觉得困难大学全英文授课,就学了。” 刘先生表示,自己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具备基本的英语能力。 更好了,这样“上课就没有压力了”。
今年,浙江师范大学首次开设国际专业全英语班英语夏令营。 9月4日至14日的10天里,学生们整天学习英语。
参加英语夏令营的学生要求高考英语成绩达到115分以上。 本次夏令营是为选拔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专业英语班学生而设立的。 2014年以来,浙江师范大学先后建设了13个专业全英语班。 面向国内学生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软件程、电子信息程、材料科学与程、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与程、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机器自动化、交通运输等10个专业。 交通等。全英文班学生可免费接受托福等课程培训,并可优先推荐政府资助的海外交流项目。
浙江理大学发布升级版本科生全外语(双语)课程管理办法。 根据这一管理办法,除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外,每个专业必须开设3至5门全英文授课的课程。
双语课程的教师也有明确的资质要求。 副教授及以上人员需有半年以上海外进修、进修或作经历; 具有讲师职称、博士学位的教师需具有一年以上海外进修、进修或作经历。 目前浙江科技大学比较热门的双语课程有国际服装贸易、经济法、编译原理、计算机辅助原型设计等。 双语课程实行小班授课,外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其他学生可以并行选择中文授课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