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英语这些“通用”专业是如何跌落神坛的?

2023-10-26 03:35发布

我们先来看看一条不太起眼的新闻: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2023年公开聘中教师报名作于作日前结束。

据网友统计,长沙市开福区243名中教师公开聘,吸引了21892人报名参加公开聘。

从各科目报考人数来看,英语科目和英语科目竞争比例最大。

其中,竞争最激烈的英语学科教师正在聘8人,共有3184人报名英语培训,竞争比例达到1:398。

1:398是什么概念?

我们都知道,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大学毕业生最感兴趣参加的两项主要考试。

这两项考试的竞争比例可以说是大学毕业生参考的全国考试中竞争最激烈的。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总体竞争比约为1:200英语培训,而2023年研究生考试录取比约为30%,竞争比约为1 :180。

也就是说,长沙市开福区英语科目该职位的竞争比例已经超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生考试。

这揭示了什么? 我认为这反映了高校师范类专业已经过剩,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数量已经饱和。

这个信息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今后填写高考申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谨慎选择师范院校,对于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和其他综合性大学的英语专业更要谨慎。 。 当心。

长沙市开福区中教师聘的这个例子虽然不足以证明上述结论完全客观、科学,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师范教育、英语专业就业难的情况。

十多年前,英语专业风靡一时。 那时,每个人,无论性别、年龄,都热衷于学习英语和计算机。

目前,计算机仍然非常普及,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方向。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媒体、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仍然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计算机仍然是热门行业、热门专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英语则不同。

十多年前师范大学 英语,大家都认为学英语很时尚,可以与国际接轨。

那是因为当时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实力还不强,综合国力也不是很强。 学英语的人有一种自我优越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甚至满足了一些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想法。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现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英语。

师范英语大学课程_师范大学 英语_师范英语大学排名全国

就像十多年前我在广东作时,如果你会说粤语,你会感到非常自豪。 那个时候英语,如果你不会说广东话,你就会感到自卑。

但十几年后,这种自卑感消失了,不会说广东话也很正常。

所以现在学习英语让大家都觉得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这实际上表明英语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腐烂了。

然而,高校的专业设置仍然保持着十多年前的格局。 甚至一些没有任何外语教学资源和发展资源的无关高职院校也在大力发展英语专业。 。

因此,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不饱和是很奇怪的。

另一方面,师范教育专业也是如此。

从长沙市开福区本次公开聘报考人数统计来看师范大学 英语,中英语、、等科目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为什么这么大?

说白了,社会上这类人才还是很多的,大家都在找作师范大学 英语,竞争的压力可想而知。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专业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为很多考生家长都认为教师是一个非常神圣、光荣的职业。 更重要的是,老师的作很稳定。

因此,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要么学医,要么上师范学校。

从简单的角度来看,父母的想法很自然,但他们没有考虑到未来就业的压力。

全国范围内,我国有高等院校3000多所,其中数量最多的院校是师范院校。

虽然现在很多综合类院校已经更名,但其实都是由原来的师范院校发展而来的。

因此,不仅师范院校收师范专业,这些综合性院校的师范专业也收师范生。

一旦出现这样的叠加效应,普通专业的毕业生不会出现过剩,这才奇怪。

而且,很多地方还在设立**师范学院和师范学院。

由于原来的师范学院已经合并升格为新大学师范大学 英语,他们认为需要发展师范大学来解决中师资短缺的问题。

但事实上师范、英语这些“通用”专业是如何跌落神坛的?,这是对作中政治表现的扭曲看法,这会让师范生找作变得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我认为今后想要报考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对于英语和师范学校应该非常慎重。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