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

2023-10-24 18:18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开放,涉外商务作的重要性和作用逐渐凸显。 人才是我国外商作的核心,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堡垒。 因此,加强高等教育中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十分必要。 在商务英语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建设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核心课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培养适合当前发展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以商务英语国家标准为背景,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国家标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专业分类、师资建设等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

[关键词] 国家标准; 商务英语; 专业施; 核心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就造成了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较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大本营,必须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商务英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顶层设计上提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出改革我国教育体制,引起高校英语教育高校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 特别是《商务英语国家标准》颁布后,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成为英语教育领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探讨了国家标准指导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国家标准颁布及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概况

(一)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概况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创办于2006年,是国家逐步深化对外开放背景下,教育部为培养英语人才而采取的教育改革举措。 2012年,商务英语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专业目录。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308所高校(含独立学院)开设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的内涵主要包括“商务”和“英语”两部分,但两者之间并无先后顺序。 正确的认识应该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商务英语应理解为国际商务中常用的语言。 由于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通用语言主要指英语商务英语核心课程,因此被称为商务英语。 其次,商务英语的内容包括商务和英语,但它不是两者的简单结合,而是跨学科出现的新的专业类型。 第三,商务英语涉及商务和英语的知识内容英语,但又有自己的体系。 从低到高包括通用英语、通用商务英语和专业商务英语。 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第四,从基因生成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专业天然具备实用性、复合性和国际性三个属性。 最后英语培训,从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来看,其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能够使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 另一方面,学生必须能够使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

(二)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出台背景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商务英语核心课程,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 第一个十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个十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 从深度和广度上看,中国的参与度、领导力、话语权都有了很大提升。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极其缺乏了解和熟悉国际商务的专业人才。 追根溯源,中国的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为商务英语专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二、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商务英语国家标准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分析,主要包括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

(一)质量要求

教育是人的教育,要求人的素质培养健全。 从国家标准要求来看,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这就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人文知识、职业发展、社会责任感、精神健康等提出了要求,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二)知识要求

目前,单一的知识能力已经不能使一个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国家标准对商务英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制定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跨学科知识五个方面的知识。 语言知识主要是指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商业知识主要包括运营、管理、经济、商法、金融、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跨文化知识主要是指与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有关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主要是指国际地区、国家、国际政治、外交、历史、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跨学科知识主要是指学科融合的内容。

(三)能力要求

除了素养和知识要求外学英语,国家标准还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能力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将专业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国际商务作中的表现。 国家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商业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五项能力。 英语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熟练掌握英语能力。 商务实践能力划分了学生能力可以应用的领域,主要包括商务谈判、礼仪、贸易实务、财务管理等商务技能。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的自我控制、监督、计划、决策等能力。

三、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为了有效达到国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到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作,而教学作的基础是课程设置。商务英语专业。 。 通过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达到人才专业培养的效果。 课程体系按照国家标准设计,主要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定位课程、商务英语实践、毕业考核等。 它还规定最低学分必须超过150学分,或者最低课时必须超过2500小时。 学生完成课程任务。

(一)公共课程

商务课程核心英语怎么说_商务英语核心课程_商务英语核心词汇

公共课程和其他专业没有什么不同。 是学生进入高校后需要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基础课程。

(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课。 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英语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养。 由于我国不同大学的生源、办学资源、师资水平、专业素质、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四个板块在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但基本上来说,主要包括商务英语听、说、读、写、; 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等; 英语演讲、跨文化交际等; 英美文学、欧美文化等

(三)专业课程

从开设的学校来看,有综合、外语、金融、师范等,所以不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方向不同。 从不同的培养就业方向出发,课程设置也不同,由学校自行调整。 从专业发展来看,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财务管理、合同法等。

(四)商务英语练习

商务英语专业是应社会需要而设立的,因此非常注重实践性方面。 实践环节包括实训、实践、实习三部分。 学生由校内教师和校外行业专家指导。 主要鼓励学生到学校组织的相关行业进行实习或者找到自己,或者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五)毕业评估

毕业考核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综合评价,考察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毕业评估主要以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包括学术论文和实践报告。 要求用英语书写,不少于5000个英文单词。

4、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分类分层建设

商务英语国家标准立足实际,要求高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院校特点建设商务英语专业。 他们不求统一,只求训练结果。 例如财经类院校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可以开展国际会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建设。 政法学院可开展国际商法、WTO规则等方面的专业建设。 旅游院校可以开展国际旅游等方面的专业建设。 一般来说,不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这样专业建设才能事半功倍。

5、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专业,它不同于商务专业、英语专业。 因此,对师资队伍的能力和要求也不同。 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英语能力和熟练程度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还要具备商务知识。 不仅要有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最好还有跨文化背景。 此外,国家标准对师资队伍结构也提出了要求。 规定师生比保持在1:18以下。 教师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且在教师职称、年龄、学术背景等方面要合理匹配。校园内不仅要有专职教师,还要有行业专家参与教学。

六,结论

商务英语专业成立仅十三年。 学校的设置在专业建设方面还不是很完善,还存在各种缺点和不足。 国家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在很大程度上为全国商务英语专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符合国家标准的人才有很大帮助。社会的需要。

参考:

[1]谭琪. 商务英语产教融合课程设置研究——基于《高等学校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J]. 英语教师, 2016, 18(24):22-24.

[2] 苏根英.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两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J]. 科教文汇(晚刊),2017,42(2):191-193。

[3] 王利飞. 国家标准指导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J]. 中国外语教育,2016,4(1):3-8。

[4]王利飞,张飞瑞。 论《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的学科理论基础[J]. 中国外语,2015,12(1):13。

[5]丁楠. 浅谈国家标准指导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J]. 税务,2018,8(16):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