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英语学习时代”,“学好英语”几乎是所有家长的期盼。“TPR教学法”、“沉浸式”学习、“语言敏感期”、“步入正轨”……专业术语逐渐被家长们所熟悉,“练耳”成为日常打卡活动;英语启蒙甚至被提前到了教期。
家长们早已达成共识:“学习英语要从小开始,孩子不应该落在起跑线上”。
针对市场需求,各类英语机构层出不穷,线下小班授课、线上一对一外教教学、AI情景阅读,甚至海外游学等等,大多价格,但学习效果却差别很大。
很多朋友都向我抱怨过:“在机构学了几年英语,每年花费上万块钱,孩子还是处于‘跳词’阶段,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表达不出来。”
其实,拥有纯正的语音语调,或者成为一门语言的“词王”,并不代表一个人就学会了这门语言,检验一个人是否“学会”这门语言的核心标准是看他能否运用这门语言快速准确地进行思考,能否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所以“像学母语一样学外语”才是学外语最好的方法,家庭英语启蒙阶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A.“听力训练”阶段:
学龄前(0-6岁,最迟8岁)是大量语音输入的最佳时期,也被称为“耳朵训练”期。不断聆听地道的英文童谣和英文绘本、卡通,可以让孩子的英语学习过程更加高效。
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在孩子的语言强势期(非常喜欢说中文的时期)到来之前,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坚持听、读、认英文视听资料;第二,“练耳”的内容不宜过难,不能联系语义、场景,听不懂一个词的“练耳”其实是无效的。
当孩子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就可以有计划地开始学习“自然拼读法”,学习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
B、“嚼舌头”阶段:
一至三(6-9岁,最晚12岁)是跟读、模仿语调、声音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对孩子的基本要求是:学会20个基本句型(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了解时态;掌握220个常用词(高频词)。
C.基础沟通阶段:
到了高(9-12岁,最晚14岁),孩子就会自发地开始运用A、B阶段学到的知识用英语思考、交流。这个阶段,我们不用太担心孩子是否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最重要的是“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
除了口语练习外,要引导孩子多读分级读物、英文科普读物等,也要做一些书面的“输出”阿卡索外教,比如写日记、练习造句、写短文等。
至此,启蒙阶段基本完成,我们说孩子的英语启蒙“步入正轨”了。
D.自由交流阶段:
12岁以后(最迟16岁),孩子要努力达到能举一反三,用英语全面表达的水平。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表达的内容不宜复杂,但尽量正确、熟练。英语学生大部分从头到尾都会学习英语的内容,只是侧重点不同。因此,语法梳理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
E.拓宽知识面,拓展综合能力:
14岁以后(最迟18岁),通过吸收大量的单词和表达方式,开始感受到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词语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如正式语气和非正式语气;能感受到语言中比较细腻的点,如反讽、调侃等。这个阶段需要孩子大量的阅读,培养孩子逐渐发展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查找信息的能力,学习思维导图等学习具。
在家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国际化的英语学习环境并不难。
首先,家长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创设一些简单的情境,增加视觉刺激。比如,可以在孩子熟悉的冰箱、婴床、玩具火等物品上贴上相应的单词卡片;或买一些英文海报、标语;买或自制一些英文棋盘游戏道具,如转盘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家长可以经常引导孩子英语进行互动,比如当孩子自己玩天气表的时候,英语对于孩子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游戏我和外教一对一学英语日记,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就是学习游戏化的原理。
另外,多采用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教学法,当游戏、听、说、全身运动更多地融入语言学习中,语言就能更好地进入右脑。例如,使用孩子们最爱玩的“Simon says”游戏,以及他们乐此不疲地争相模仿的英文童谣“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因为在听觉学习中加入指令动作,很适合孩子们好动的特点,往往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英国和美国的幼园每天早上都会有“晨间圈”,让老师和孩子一起分享。如果在固定的场景中,每天重复同样的句型,一段时间,孩子就能很快学会。俗话说,在生活习,在游戏习我和外教一对一学英语日记,在场景习。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碎片化”地学习英语外,很多家长通过实践证明,充分利用海量英语资源特别是英语绘本,持续进行陪伴式英语启蒙最新最详细的亲子英语启蒙攻略都在这里,才是最有效、最划算的早期英语启蒙方式。
首先,无论音频或视频的声音有多优美,发音有多标准,都无法比拟父母的声音在孩子脑中留下的印象。
其次,80后、90后家长都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学习,恢复日常英语对话,不仅可以让孩子看到爱英语、爱读书的态度,还可以打破“哑巴英语”的魔咒。
第三,国外经典英文绘本包罗万象,不仅有分级阅读书籍,还有兼具英语教学目的和艺术品质的经典作品。一起阅读绘本,可以帮助学习英语;培养阅读习惯,建立亲子情感联系;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拓宽孩子的国际视野。
当小星星还是婴时,章子怡就开始给她唱英文歌;她2岁时,章子怡就带她读英文绘本,其中不少获过国际大奖。
刘烨的妻子安娜热爱法国绘本;天生上热搜的黄多多也是国际经典绘本的忠实粉丝;不老男神吴尊喜欢带着女读《好饿的毛毛虫》;伊能静给四川山区的孩子们读卡尔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我们不是明星,但我们的孩子可以像明星一样优秀,甚至更优秀。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起在奇妙的绘本世界里遨游。我想等他们长大了,一定会感谢我们给他们的“温暖”阅读。
杜威说,教育是给学生一些事做,而不是给学生一些学,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习。目前在国外学校和家庭广泛开展的项目式学习(PBL)就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
他指出:“如果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不只是学习一些单词……我们必须思考人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使人感兴趣并从事活动的活动。”(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PBL 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适用于家庭教育。我们以食物主题为例:
如果你认为你已经学会了水果、蔬菜、零食、主食等的英语单词阿卡索外教,那么你可以试试以下句子:“你想
吃?”就意味着你学的是食物主题的表达,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请看上图,从学习单词和句子到就餐场景;从种植植物到对健康和不健康的植物进行分类。
从制作食物,到制作沙拉和披萨;从制定购物清单到扮演超市员……通过食物主题,
孩子们可以轻松学习与食物相关的单词、句子、歌曲和图书,以及角 {MOD}扮演、颜 {MOD}、
相关的英语表达如size, distribution, purchase, number等,孩子甚至可以通过食物了解外国的饮食文化。
结语:作为80、90后家长,我们大多数人都学过“哑巴英语”,正因如此,我们期望孩子拥有地道的英语表达能力,但也有部分家长担心自己的英语水平有限,不能成为孩子合格的“英语启蒙”。
其实语言学家早就通过研究证明,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即使父母英语很好,孩子在小时候,也不可能通过模仿父母说的复杂句子,成为优秀的语言学习者,这就是“i+1”原则。
不管父母的发音语调有多糟糕,孩子似乎都具备一种天然的“发音纠正功能”我和外教一对一学英语日记,即通过听、读大量原版视听材料,自动地、有选择地学习更加纯正的发音语调我和外教一对一学英语日记学英语,甚至语法。
因此,几乎所有的家长,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孩子合格的英语老师。而且,孩子学习一门或多门外语最理想的场所就是家。因为这是最温暖的地方;只要你坚持,一定能激发孩子自发的学习热情。
我是@爱叮书坊,一个海外归来的两个孩子的妈妈,和大家聊聊教育、聊聊世界、聊聊真爱,欢迎大家[关注]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