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二本的阿卡索,名字都不好意思说哈哈哈,不过不重要。大一考试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标,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考,心里也有点痒痒的,但是功课没做好,盲目地开始,看别人做题,买了很多资料,有的连开卷都没有,结果自然是失败。所以大家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要随波逐流。大二的时候因为当时玩的很好的小伙伴们都上岸了,我替他们高兴,压力确实挺大的,感觉大家都在很好的成长,只有我还在原地踏步,就下定决心要上岸。六月中旬开始复习,因为实习,论文等事情,静不下心来。我选择了中南财经大学读了两年,因为我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一条路要一直走下去。当时我还挺纠结要不要求稳,身边的朋友老师家人都不推荐我去一个跟我差一点点的学校。但其实我当时也不知道我的选择到底对不对,想着如果求稳上了岸可能还会后悔,所以干脆就不转学了,加倍努力,不管结果如何,给自己一个交代。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多考虑新祥旭考研怎么样,毕竟在一定的情况下选择多努力也是合理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公共课学习情况来制定规划。不管做出什么选择,只要努力就不会错。我一直用“想太多是问题,做太多是”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希望也能激励大家。我在第二轮的时候差点上岸,分数不高,主要是,大家一定要慎重选择。说了好多废话,哈哈哈。接下来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学习每一门学科的,但仅供参考,具体安排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英语
对于英语,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把这三个字刻进肺里,不认识单词是没用的。一直背到上考场,不需要能拼能写,遇到知道大概意思就可以了。对于单词,我先买了连连有词,每天背一个单元,太长就分成几天,然后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图复习,不需要上课,基本到暑假就能背五六遍了。前期需要花很多时间背单词,那时候还有课,不重要的课就学英语,背单词,当然要保证不挂科。后期就没再用书本背单词了。我开始用“不背单词”这个APP背单词,好处就是比较方便,排队吃饭的时候可以背单词,晚上睡觉前也会背一会,不用再利用碎片时间去背单词了。反正背单词贯穿了我整个考研过程。
长难句我跟着刘晓燕老师学,因为语法对我来说太枯燥了,但刘晓燕的单词比较有意思,学得挺开心的。看完她的课,我开始跟着田静老师的日常句子学,在她的微信公众号上可以看,还有视频讲解。但我没有完全跟着学完,等到差不多能听懂句子的时候,我就停了。
在把长难句学的差不多之后,就开始做真题了。真题数量有限,一定要充分利用。记得留几年的真题做期末,因为英语不用做卷。 我是大一暑假开始读的,这时候不要太在意准确率,那时候也很惨,哈哈哈。读完一篇然后手译,一句一句。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可以加到app里的生词里,然后一起背,也可以手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可以了。手译完之后会看,看看哪里错了,理解每个选项的用意,理解每个选项的意思。尽量在原文里找出处,然后看唐迟老师的课,学习逻辑和技巧。基本上一篇读完两天,虽然慢了点,但是还是挺有效果的。因为我是二战,所以除了最近几年,我的读书基本都是一开始的三刷。
读完阅读测试之后,我开始学习三门辅修科目。完形填空我是跟着易希仁老师的,但是这个老师的课好像已经绝版了,那时候我没有手译,只是一节课就做了一篇文章,后来基本保持7、8分的成绩。也是从2010年以后第二次复习题才开始的。新题型我先跟着刘奇老师,他的逻辑很好,但是这个真的是靠运气,所以后来也没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只是练练手感。我也没花太多时间,听完课觉得用处不大,所以没有推荐,只是练练手感。学习三门辅修科目的时候也别忘了阅读,最好两三天做一篇文章,保持手感。
我上的作文课是石雷鹏老师的。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因为时间不够,所以只看了几节课。第二次考试的时候,我早点开始,大概是10月份,每天看一节课。石妈妈真的很有趣。每天看他的课是我放松的时候。虽然他的课不严肃辛祥旭:2024年中南财经大学商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心得体会,但都是宝贵的资料。我每天都跟着他练习,后来就不用花时间去背作文了。
后期冲刺阶段,不需要英语花那么多时间,每天坚持练就可以了,把时间留给其他科目,所以前期一定要把基础打牢。
政治
前期(7~9月):直接上徐涛老师的强化课。涛涛老师讲得非常好,讲的东西通俗易懂。学习累了,一般会学政治放松一下。然后搭配肖秀荣老师的讲义和练习,一气呵成,课后做练习。这样做练习的时候可以再看一遍书,不过还是看个人情况。
期中(9月到11月)期间主要是练题,巩固基础知识。我每天都会看、翻推姐的背诵手册。我跟着推姐上的技能课,很多人都说浪费时间。确实这几年选择题的技巧性都不是很高,还是要把基础打扎实。如果时间充裕,也可以利用技能课把知识点过一遍,也可以先试着看一段,觉得不适用就不要看了。个人觉得推姐的一些小公式和她的关键词还是很有用的。
后期(11月到12月)需要花很多时间在政治上,这期间市面上会有很多考试,可以去小程序里买题库,练主流老师的选择题,觉得好就可以练多遍。当时小四小八我练了三遍,虽然答对的不多,但是做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不用太在意分数,不会做或者做错就回去看背诵手册做记号。后期也跟着推姐学,推姐的时事课和冲刺课我觉得都挺好的,最后还把推姐最后几页背了,然后把推姐的大题答题原理用出来,背了推姐两年,真的就像考场上的默写一样。其实谁的都可以背,我背肖秀荣老师的,作为补充。
其实是我花时间最多,但效果却最差的,所以我的经验仅供参考。第一次考试我是勉强通过了强化考试,也没做什么真题卷之类的,因为那时候策划的真的很糟糕,每天捡芝麻丢西瓜。希望大家不要学我。第一次考试高数基础我跟着唐嘉峰老师学的,练习题是1800题。唐老师的风格不适合我哈哈哈哈,所以强化阶段就换成吴忠祥老师了。真的可惜相遇太晚了,练习题搭配的是严选题。线性代数基础是李永乐老师教的,练习题是1800题。李老师的基础真的是很基础的。做1800确实很痛苦,在B站找了个up讲解1800,但是趁着强化阶段,老师真的太厉害了,虽然有口音,但是听久了就没事了。概率论基础是余炳森老师讲的,练习题也是1800,强化教学跟着王诗安老师讲。怎么说呢,个人不推荐。接下来我会按照自己的学习顺序,分享一下第二次考试的学习情况。
第二次高数基础考试的时候,我又从基础开始学。基础阶段跟着吴忠祥老师学。吴老师普通话说得很好,不会讲太多课外的东西,只教实用的内容,逻辑性很强,唯一缺点就是课时太长。基础阶段我做了880的基础练习和09年以前的真题。以前的真题参考价值不大,可以早点开始,买了李永乐团队的真题,分章做,也做了660。
接下来学了线性代数,从强化课开始,又是李永乐老师的,练习都是老师精挑细选的题,2009年以前的真题,讲义里的题目很重要英语培训,一定要搞懂!880的基础课和强化课我也都学了。
我也是从概率论的精读开始的,跟着方浩老师学阿卡索,主要以讲课为主,反复做他的例题,吃透,其他的练习都是880的基础+精读,以及09年之前的真题,然后一口气把660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都学完了。
高数强化阶段,我也跟着吴忠祥老师学习,讲义上的题目一定要看懂,因为老师选的题目要有代表性,讲义我看了三四遍,有时间就看。做的练习都是老师精心挑选的题目,做了好几遍。做练习,重质不重量。强化880感觉有点难,证明题太多,就没做了,不过还是可以的。
我是9月份刷完强化部分的新祥旭考研怎么样,刷完强化部分之后,我理清了的框架,整理了每个知识点上会考的题型,后面做题的时候把掌握不好的部分做了标记。接下来开始刷09年以前的真题,这次是按照套卷做的,一般都是上午做题,下午复习,时间充裕的话就把以前做过的题都做一遍。所以以前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做标记,这样再刷的时候就可以跳过第一次掌握的题了。第二次刷完之后,我按照套卷做了09年到22年的真题,严格按照考研的时间去做。复习完之后,推荐李艳芳的真题解析,在Bilibili上可以找到,真的很容易懂。做真题的时候,我会带个小本子,记录下哪些知识点不会,哪些题型不会,犯错的原因新祥旭考研怎么样,这样复习的时候会很方便。做完所有的真题之后,就开始做卷,基本两天做一次卷,主要是填空,不用太在意分数。做张宇的八套卷子的时候我哭了,不用太在意。大概11月底的时候,我开始复习09年以后的真题,这次是分章节复习,也复习讲义。
12 月冲刺阶段,我放慢了做卷子的速度,两三天做一篇,主要是为了保持手感。这个阶段我复习了以前做过的错题和忘记的知识点。还看了 Kira 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复习课,把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联系在一起了。不过看得太晚了,没有时间复习,但对我帮助还是挺大的。最后几天一定要回过头去看讲义,把错题和概念再看一遍。
823 管理
中南财经大学的专业课评分不严格不公平,所以只要你准备得好,分数不会低。而且我们不考计算题,所以就是纯背,也不需要看太多的课程,也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只背重点。我的原则是没有重点,专业课真的是付出和回报最成正比的。我就用“罗宾斯管理法”。所以我建议大家真的早点准备专业课,前提是确定了学校和考的内容。背诵其实我也没有太多的技巧,我是循环战,一遍又一遍的背诵。当然前期背诵会很痛苦,但是真的要坚持下去新祥旭考研怎么样,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
我每天下午背三个小时,就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背,然后第二天早上再复习一下前一天背过的东西。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直到走进考场。就这样背了大概七八轮,我争取在9月之前背完第一轮,第一轮我花了三个月,后面时间会越来越短,最后一周就能背完一轮。当我开始背第四遍真题的时候,其实真题跟背的材料差不多,所以只是辅助而已,主要还是背材料,后面都是真题和材料一起背。当我开始背第五遍的时候,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前一天背过的东西记下来,忘了就再背一遍,一直背到最后一刻。还可以把知识点记录下来,我都记录在网易云播客上了。没事的时候可以听听。你可能会觉得背了那么多遍还是没有效果,但是不要放弃,进考场后就可以记,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全程疯狂书写,离开考场的时候手都在发抖。至于要不要报班,这个是个人看法。建议基础差、自控力差、考研复试压力大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辛祥旭一对一考研辅导班,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全程跟踪学习进度,学习省时省力,效率明显提升。
重新测试
我个人觉得复试比初试痛苦多了,哈哈哈。我是正月十五之后就开始准备复试的,准备的时间不长,就是背一些英语题而已。口语不用太担心,只要流利就行。专业课的题目主要是背参考书和官网给的初试内容,没有太多技巧,然后准备一些综合题,保持心态就行。
最后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是关于自己过去的两年还是有很多话想说。考研真的是一段孤独又痛苦的旅程,我不想美化这段记忆,希望大家能够勇敢的坚持下去。虽然人生会充满遗憾,但是还是希望大家在考研的路上能够不留遗憾,或者把遗憾降到最低。人生是荒野,不是赛道。也希望大家不要把考研当成人生的全部,给自己适当的缓冲,因为好的状态会带来高效率。最后祝大家这一战,硕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