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相对落后和薄弱的环节。 中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效。 开展中教师继续教育已成为建设高素质中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和关键。 笔者锁定西部地区中教师继续教育思考和研究的视角和焦点,试图阐释西部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改革建议。
1. 八个问题
应该说继续教育培训,西部地区中教师继续教育作是有计划、有步骤、大力开展的。 其声势、人数、范围都是空前的。 由于领导重视,组织管理严格,教师参与积极性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业务水平、教学能力,起到了促进和促进作用。服务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教师欢迎。
但由于西部地区诸多因素的制约,中教师继续教育作确实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继续教育受到不少学校和中教师的质疑,甚至有人呼吁没有必要继续教育。 冷静审慎地分析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八个不足”:
问题之一是观念落后、缺乏积极性。 由于西部地区中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英语,很多中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面对外教发展的新形势和对教师的新要求、新挑战,往往显得冷漠、反应迟钝。 对中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导致一些学校领导不支持、不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甚至以各种借口加以限制。 相当一部分在岗中教师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这些人年龄较大,知识老化,受家庭和经济条件限制,将继续教育视为“负担”。
第二个问题是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前瞻性。 随着形势的快速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对培训所用教材无法更新感到非常失望。 目前,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编写的高质量教材。 即使国内有更好的教材继续教育培训,但由于利益的驱使,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教育学院、师范院校自行编写教材,以致离开了县城。 教师继续教育所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据教师反映,不少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经常使用自己多年使用的讲义或自己拼凑的材料,导致课程与教师使用的材料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培训师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带头作用。 在承担中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中,教师的培训主要由市级以上教育学院进行。 虽然有一些名师和骨干,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令人难以佩服。 主要原因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年龄较大,知识老化。 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的动态不太清楚。 如何通过自身教学帮助学员完成培训知识的构建和整合? 呢绒? 承担区县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主要是区县继续教育学校的教师。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教学能力大打折扣。 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可想而知。
第四个问题是延续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 由于承担培训教学任务的教师普遍来自师范院校,他们习惯了理论视野,对中教育教学现状和教师素质缺乏真正的研究和把握。 因此,培训教学中多采用学术教学。 该模式注重理论分析,忽视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因而出现“空对空”的现象。 另外,教学方法单一,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长时间的滔滔不绝,缺乏生动性和新颖性,听者昏昏欲睡,教学效果较差。
五是教学设备简单,缺乏先进性。 区、县教师进修学校一般是区、县教师的培训基地。 由于资金紧张,西部地区区县师范学校经费普遍捉襟见肘。 因此,培训教学设备相对简单。 有的区县继续教育学校甚至无法配备多媒体教室,有的没有计算机房,无法享受先进的优质教师教育培训资源。 有些图书馆形同虚设,无法为教师提供信息。 ,教学设备极其陈旧、简陋,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严重影响继续教育的效果。
第六个问题是学历被忽视,能力缺乏实效。 按照规定,中教师继续教育包括学历提升教育、岗位能力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等,重视学历教育是可以理解的。 导致领导和教师更加注重学历和教育,却忽视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许多区县教师学历显示所学非所用。 文科或理科,一般报考汉语言文学、政治教育等文科专业,而学校对、科学、化学等学科教师的急需越来越紧张。 从表面上看,这种继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教育教学作和教师可持续发展影响甚微。
第七个问题是考核评价形式化、缺乏真实性。 目前,中继续教育科目的考核评价一般由继续教育相关人员负责。 老师布置少量作业继续教育培训,并酌情评分,或进行开卷考试。 公布,老师抄,就算通过。 显然,这种考核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主义做法,没有体现出检查、考核、评价的功能,严重削弱了继续教育的功能和效果,损害了继续教育的形象。
第八个问题是收费不统一、缺乏标准化。 各地继续教育收费标准不统一、不规范,部分项目收费明显不够合理。 有的学校报销教师的继续教育费用,有的学校支付教师的全部个人费用。 难怪有老师质疑国家有没有专门的继续教育经费? 所有费用都需要老师自己承担吗?
二、七项对策
面对西部地区中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诸多潜在问题,结合西部地区特点,提出以下七点对策:
1.中开展继续教育要与转变观念真正结合起来,体现长期性。 提高继续教育实效,必须从真正转变广大干部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素质观入手学英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彼此都是最好的。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继续教育作的长期性,不应导致短视行为学英语,削弱教育效果。
2、确定目标和规划作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和教师素质,体现差异。 我国中西部地区差异太多,尤其是教师素质差异更为明显。 因此,在确定继续教育作的继续目标和规划部署时,切忌急功近利、脱离实际,一刀切、搞形式、走走过场、做架子。 。 我们必须考虑该地区的教师。 质量的差异,才能真正收到实际效果。
3、将继续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结合起来,体现先进性。 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已难以满足中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杨永厚:西部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八个问题和七项对策,成为制约和影响继续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省、市、县、区三级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区县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加大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发放制定政策,使教师培训学校拓宽资金来源。 、更新教学设施,购置和配备符合教育培训信息化要求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满足继续教育的需要。
4、继续教育课程教材应结合时代发展,体现前瞻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教育改革的形势,我们的培训教材必须不断更新,及时引进时代的“活水”,弥补教材的滞后,特别是学科、专业教材必须反映国内外中最新教学改革。 信息动态,如当前增加的改革课程和多元智能、建构主义新理论,体现了前瞻性,起到了导航作用。
5、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与中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体现针对性。 为克服当前中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的缺点,必须改革落后的学院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和知识传授的密度,使听觉、视觉与大脑、手紧密结合。
6、培训形式应结合教师教学作特点,体现灵活性。 要逐步改革各地培训时间过于集中、形式过于单一的现状,克服培训时间过紧、效果难以保证的问题。 如果考虑根据中教材和教学改革实际及时调整培训形式,除了集中教学外,完全可以安排教师自学或研究。作代表主体,从而实现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多样化,体现灵活性。
七、考核评价要与中个性相结合,体现科学性。 评估和评估应与一般科目测试区分开来。 考核评价时,内容主要以课程内容为主,还有一些与教学实践相关的东西。 不仅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核素质和能力; 在考核形式上,闭卷、开卷、专题研究相结合。 能够充分体现各学科不同的个体特点,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科学化功能。
此外,优化中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培训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大西部地区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强化继续教育机构质量、教学质量作的收费管理、减轻中教师的经济负担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