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课程标准》的几个特点

2023-06-27 03:56发布

论《英语课程标准》的几个特点

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跨世纪素质教育程”任务,建立21世纪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基础教育部1999年5月,教育部成立英语课程标准制定作组,正式启动英语课程标准制定作。 作组参考了国内外课程、教材、语言教育、语言教育评价理论,吸收了教育一线专业人员的研究成果。 经过半年多的认真研究和讨论,作组起草了〖BF〗《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 在广泛征求各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开始向全国教育教学专家、教学研究人员、教师征求意见。

《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导向”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培养以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为核心。 目的,根据外语学习规律和我国外语教学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在继承我国历次英语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努力借鉴目的,英语教学的目标、理念、内容、实施与策略 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将在教育、方法、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切实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英语教育与教学。 与以往的英语教学大纲相比论《英语课程标准》的几个特点,《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确定英语课程的目的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位置,把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健全人格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出满足建立语感、获得基本语言能力的要求; 注重学生智力、智力的发展; 强调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最终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概括地说,素质教育有三个基本精神: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强调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英语,关于重视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培养的要求,关于学习策略的制定,都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2、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设定课程内容和目标

1、突出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设计课程总体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设定中特别注重“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突出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英语特 {MOD}课程,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基础的语言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提出了更多目标务实具体英语特 {MOD}课程,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注重学生技能、知识、情感、策略、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新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包括技能、知识、情感、策略、文化五个方面。 在强调技能和知识的同时,首次将“情感、策略、文化”引入整体课程框架。 见下图:

谈《英语课程标准》的几个特点

虽然这个综合能力模型在理论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而且在科的划分上可能还存在一些操作性问题,但应该说它系统地提出了语言综合能力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构建。 该教学目标体系是我国英语课程总体设计的一个明显进步,希望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2、中总体设计,实现分级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特别是外语教学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充分考虑各地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差异,按目标分类实施考虑、、。 为有效解决地区差异带来的课程重复等问题,[JP1]中课程脱节,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经过反复论证,作组认为,中整体设计模式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多元化,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

新课程标准共设定了八个级别的语言学习目标要求。 全国不强调团结,国家提出最基本的要求。 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需要,自行确定学年、和课程安排。 课程目标中,第三层次是义务教育期末(即毕业)应达到的水平,第六层次是普通毕业时应达到的水平。 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超过第三级的要求。 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决定适当降低标准,但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阶段,各地可根据学生就业和升学的不同选择,确定六级的标准要求。

等级

要求

一级

三级

义务教育基本要求

4级

毕业的基本要求

英语特 {MOD}课程_英语机构课程特 {MOD}_南京英孚英语课程特 {MOD}

毕业优秀水平

3.以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为主线,适当扩大词汇量。 目前的教学大纲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词汇量为600个单词,阶段词汇量为1800-2000个单词。 这样的词汇实际上限制了学生使用语言的空间。 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青少年的特点,以及全国调查数据的统计,《英语课程标准》将适当扩大词汇量。 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必要基础。 词汇量太少不仅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会使学生因可用词汇量太少而无法充分发挥语言使用的潜力。 新课标将突破现行大纲义务教育阶段600字的限制,在三级标准中提出1200字和200-300个成语或固定搭配的要求,不再分为两级类别:掌握和认可。 要求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的学习逐步理解和掌握。 6级要求掌握约3000个词汇和400-500个习语或固定搭配。 词汇量的增加将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条件,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正是基于词汇学习的新理念引入了这一改革举措。 扩大词汇量并不意味着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关键问题是学生如何接受和使用词汇。 调查显示,学生的词汇学习负担是孤立、抽象的学习方法造成的学英语,学生潜力巨大。 如果他们得到适当的指导,他们会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接受和使用更多的词汇。

三、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评价体系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英语课程的快速发展和创新。 新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还提出了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 它不是通过学期、学年的一次性考试来评价学生,而是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进步的评价,强调对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评价。 同时,还提出评价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1.学生英语学习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注重结果和过程。 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部门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对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掌握水平以及表现出的发展潜力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1)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能仅由教师来进行; 2)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应局限于认知领域,还应涉及情感领域。 3)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应局限于知识记忆和储存的低水平,而应上升到能力的水平。 形成性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可以包括:课堂反馈测试、作业、课内外英语活动参与程度和表现等。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学生自评等方式组织形成性评价。 。 对学生学习情绪、习惯和态度的评价,应采用宽松、开放的描述性评价形式; 总结性评价方法应参考期中和期末考试,包括听力和口语考试。

2、英语教师教育教学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必须反映教师的发展和提高以及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 要采用多种形式,对英语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发展潜力和效果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应注重实际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不宜单纯以学生成绩或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 重视教师自我评价功能,提高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反思评价水平。

三、学校组织英语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评价学校是课程管理的最基本单位,对国家课程标准在学校的实施直接负责。 学校英语课程标准组织实施的评价应当按照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法和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在高等教育监管部门、教研部门的配合和配合下,学校或地区、教师、学生、家长。 学校组织实施对英语课程标准实施态度、师资和教学资源配置、评价管理机制、教学研究和效果、课程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全面综合评价。

4、强调课程实施者的重要作用,对教师提出要求

从当代课程理念来看,教师不仅要被动地贯彻课程标准、落实课程要求,而且要成为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推动者、开发者和研究者。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课程标准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奉献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英语特 {MOD}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 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英语专业技能英语特 {MOD}课程,学历合格; 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英语培训,注重研究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 重视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基础知识;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发展网络教学或远程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将作为新一轮中英语教材编写、课程实施和教学评价的依据。 希望《英语课程标准》在不断征求意见、不断修订、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真正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英语教育水平。以及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

(作者单位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郝建平,《中英语选读》,2000年第2期,人民教育出版社)

【浅谈《英语课程标准》的几个特点】相关文章:

美术课程标准11-23的主要特点

谈几个作家,谈几个问题03-28

浅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03-01

关于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02-09

从几个案例谈班级活动的开展04-02

浅谈古今汉语部分复合词的不同特点03-28

浅谈化学教师教材的特点及用途03-30

浅谈化学教师教材的特点及用途03-30

浅谈艺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08-11

浅谈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