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浅析
标准是指导活动的原则,也是衡量成果的质量标准。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篇探讨商务英语的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摘要:是一项创造性、艺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人员具备较高的学识和尽可能广泛的知识面。要做好商务英语,人员应坚持“忠实、流利”的标准,保持认真、谦逊的态度,加强语言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和专业知识,以免出现差错,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和损失。
关键词:商务英语 忠实性 流畅性
1.商务英语的适用标准:忠实、流利
标准是指导活动的原则学英语,也是衡量成果的“质量标准”。尽管中外实践者和理论家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但这些不同观点之间也有共通之处。严复在《天演义》(1898)开篇的《译文序》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标准,一时受到推崇。由于“信、达、雅”被认为过于简单,不能作为衡量译文质量的具体尺度,加之对“雅”局限性的质疑,国内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忠实、流畅”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本高校教材《英汉教程》(张培基等主编)对此作了详细阐释:
所谓忠实,首先是指忠实于原著的内容……内容通常是指叙述的事实,阐释的道理,描写的景物,以及在叙述、阐释、描写过程中所体现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情感……忠实还意味着保持作者的风格,即保持原著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言风格、个人语言风格……原著的风格是译者的风格所不能替代的。
所谓流利,是指译文语言要流畅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清晰易懂的现代语言......
“忠实、流畅”的标准是有其渊源的,它与鲁迅先生认为要“力求通俗易懂”、“保留原著风格”的主张是一致的,也很好地解释了奈达对“”的定义。
就是用接受语重现原语信息!首先,在含义方面,其次,在风格方面,与源语言信息最接近、最自然的对应。
商务英语主要是为了便于国际商务往来中的沟通,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因此“忠实、流利”的标准特别适用于商务英语。经贸活动直接涉及当事人一方的经济利益,根据多重标准互补理论,经贸的读者属于“一般商务需求读者”。与译文的审美价值相比,他们更看重译文是否准确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包括原文的具体内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等。因此,译者应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语气和风格国际商务英语,流利地表达,避免产生歧义,造成不必要的商务冲突和经济损失。
2.经贸中常见的错误
目前我国商务英语的水平还不如文献、质量等其他领域,这与我国商务英语起步较晚、缺乏系统性有关,另外也与译者对商务英语的掌握不够有关,进而影响文章的“保真度”和“流畅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误译、曲解现象,归纳出商务英语过程中产生误译、曲解的几个主要原因,即遗漏、词义判断错误、语法理解错误以及缺乏专业知识和常识背景。
1. 遗漏
中的疏漏往往是由于译者不懂或不会,有意无意地“绕路”避开雷区造成的。这种错误在专业译者中很少发生,因为这显然涉及到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问题;但由于英语水平和知识水平有限,新手译者中也经常会出现这种问题。
例1. 在美国学英语,海尔的促销预算仅占其美国销售额的1%。
:在美国,海尔的促销预算仅占其销售额的百分之一。
这句话的遗漏是相当明显的。省略了“American”和“paltry”两个形容词,可以说无法“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省略了“American”一词,相当于省略了一个地域限定词。原文指的是海尔在美国的销售额,译文缺少这个限定词,相当于忽略了这个销售额的限定,读者会以为是海尔总销售额的1%,涉及的金额可能以亿来计算。此外,译文还省略了“paltry”,虽然“paltry”不像“American”那样影响实际的金额数据,但却带出了原作者的判断语气。因此,省略“paltry”也是对原文重要信息的遗漏,违反了“忠实”的标准。因此例1的准确应该是:在美国,海尔的促销预算只占其美国销售额的1%,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例 2. 就像南方扩大和目前的研究表明的那样,欧盟和候选国都可能从扩大中受益。自大变革以来,欧盟和这些国家之间的更深层次的融合促进了经济增长。
:欧盟南扩和形势分析均表明,欧盟本身和候选国都能从此次扩张中获益国际商务英语,欧盟与候选国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刺激了经济增长。
例2的译文乍一看似乎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仔细分析原句后发现,译者省略了时间指示从句“since The great changes”。这部分信息的缺失导致原文的整个因果链断裂:欧盟与这些国家之间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刺激了经济增长这一事实发生在“The great changes”之后。这种因果关系发生在原文的第二句,即“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不是译文所理解的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译者对部分信息的遗漏以及中的语法错误,整句话偏离了原意,即:对欧盟南扩和当前形势的分析表明,欧盟和候选国都能从欧盟的扩张中获益。东欧剧变以来,欧盟与东欧国家深度融合,也带动了经济增长。
(二)词义判断错误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错误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初学者对多义词的掌握不善。因此,要做好作,必须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此外还要熟练掌握,能够准确识别。英语单词可以有多种含义,同一个词可以成不同的意思,同一个词可以有歧义。但除少数双关语外,每个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含义。在过程中,译者要注意单词有多种含义的情况,经常查词典,选择正确的解释,如实传达原文的真实含义。)
例3. 外国旗下的中国品牌通常具有更充裕的营销预算和更好的管理专业知识的优势。
:通过借助外国的力量,中国品牌往往具有营销预算较低、更容易获取管理知识的优势。
这句话的关键是对“plump”的理解:如果用作动词,它的确是“丰满”的意思;但如果译者在时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如果取“plumping”的意思,就会与原文的意思相矛盾——减少营销预算并不是一种优势。再者,读者也不能忽视“plump”后面加了一个比较级“er”,所以“plump”应该理解为形容词,意思是“充分的,充足的”。这样的解读才能真正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即中国品牌在外资企业的帮助下,往往拥有营销预算充裕、容易获得管理知识的优势。
例4.今年已有13个国家申请加入该组织国际商务英语,12个国家(除突尼斯外)正在积极进行加入谈判。
:今年共有13个国家申请加入该组织,除突尼斯外还有12个国家正在积极谈判。
例4中的错误,是由于对“12”和“13”的从属意义判断错误造成的。文中的“12”应为上文中的“13”,不包括“突尼斯”,后者是从属关系,不是指其他12个国家。因此,这句话正确的应该是:今年,有13个国家申请加入该组织,其中12个国家(突尼斯除外)正在积极谈判。
(三)语法理解错误
语法关系理解错误是指隐含在句子表层结构之下的深层语用意义、思维逻辑、语义焦点和背景知识的理解错误,通常伴随语义理解错误。这类错误通常与译者语言功底不扎实有关。要避免这类误译,译者只能保持求实的态度国际商务英语,多读多想,不要草率下笔。
例 5. 该研究估计扩大对欧盟产生微小的积极影响,但成员国之间这种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该研究预测欧盟东扩对欧盟的影响将是较小且正面的,但未能估计东扩对欧盟各个成员国的影响会存在显著差异。
此例句的显然未能理清原句的语法和逻辑关系,导致严重偏离原文方向。此句的关键在于理清原句的主谓宾,即主语为“研究”,谓语为“估计”,谓语后的“积极影响”和“显著差异”充当宾语。两者是并列的,虽然在意义上有一个过渡;而宾语后的介词短语充当宾语补语,以作进一步的说明。整句正确的应该是:本研究预测东扩对欧盟的影响虽小,但确实是积极的,而这显然对每个成员国的影响非常不同。
例 6. 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程师、软件编写员和其他白领员的作机会正在转移到海外。
: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那些程师、软件程序员和其他白领人士已经移居海外寻找作机会。
例6的错误也源于无法理清句子的语法结构。这个句子中的词汇比较基础,所以不会出现词义判断上的错误。关键在于对“are seeing jobs migration overseas”的理解。大家都知道“see sb. do sth.”这个句型是“看到某人做某事”,但放到原句中,再加上主语的混淆,初学者很容易把主语“程师、软件程序员和其他白领作者”当成动作“migrate”的发送者,而忽略了真正的发送者应该是“jobs”。所以,这个句子的正确应该是: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展,那些程师、软件程序员和其他白领作者已经看到自己的作机会流向海外。
4. 缺乏相关背景
是否到位与译者是否熟悉相关主题息息相关;熟悉相关主题就意味着了解相关的常识背景和专业知识。如果译者没有足够的相关背景知识,却又不自知不足或不愿查资料求证,往往会造成误译和曲解。在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专业词汇、历史事件、常识、英语习语和典故,一定要多查多问,理清背景再下笔,不能主观臆测或照字面解释,否则很容易出现误译。
例 7:他的记录比较复杂。他是圣彼得堡的一名律师。梅德韦杰夫先生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陪伴在普京先生身边,甚至还参与了普京先生的总统竞选活动。
:他的履历很复杂。梅德韦杰夫是圣彼得堡的一名律师,在普京的大部分职业生涯中一直支持他,甚至帮助他进行总统竞选。
这名显然缺乏时事相关背景知识,也懒得去核实,所以连俄罗斯新当选总统的名字都会得不对,用每个字节的音标来他的名字。但这种名人名字也是有标准的,不能随意。再加上这名对事件背景不熟悉,所以他的很生硬,充满了口音,整个句子读起来并不顺畅。改正后的应该是:他的经历比较复杂。梅德韦杰夫是圣彼得堡的一名律师,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追随普京,甚至在总统大选中帮助过他。
3. 结论
本文从“忠实、流畅”的标准出发,探讨商务英语中常见的误译、曲解现象,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找到此类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指出译者在经贸文章时应拓宽知识面,深化专业知识,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避免误译、曲解的发生。
参考:
[1]陈苏东、陈建平主编.商务英语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务英语浅析,2002。
[2]王恩勉.如何英语报刊经济文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外教,2005。
[3]王恩勉.大学英汉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常雨田.经贸英汉教程.外文出版社,2005。
[5]谭在熙.西方简史(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6。
【商务英语简析】相关文章:
1.女性商务礼仪着装简析
2.电子商务与物流简析
三、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浅析
4.职场礼仪技巧简析
5. 面试礼仪简析
6. 求职面试技巧简析
7. 女性职场禁忌浅析
8. 文言文特殊句型浅析
9.面试技巧与礼仪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