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长路径04:《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第一章读书笔记

2024-06-22 03:24发布

中原名师李鹏云给作室成员布置了阅读任务,阅读王强主编的《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这本书。这本书我大概五年前买的,但断断续续只看了前两章就放下了。毕竟我总是缺乏看这些理论类书籍的兴趣和勇气。这次李鹏云老师让我看这本书,我有点小开心。终于有人逼着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为什么要读这本10年前出版的书?因为李鹏云老师认为,《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颁布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整体单元教学的设计、活动的开展都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所以我们要对教材有理性的认识,在教材内容的增删上也需要理论的指导。目前来看,这本书可能有些过时了英语教材内容分析,但这本书里的理论在我们的实际作中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非常欣赏李鹏云老师的良苦用心。

河南师范大学的王彩琴教授是李鹏云老师的导师,在我们分享阅读之前,她特意准备了一个课件,上面有三个她想知道的问题。说实话,我以前学习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王彩琴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因为她的阅读指导,我们的阅读思考才更加深入。我知道王强老师和程小唐老师,他们都是英语界的大咖,但对孙晓晖老师,我一无所知。

带着彩琴老师的疑问,我又在百度上搜索了这三位作者的信息。

王强,博士。1987年7月获美国俄亥俄大学语言学硕士学位,1992年7月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7年5月获英国华威大学应用语言学及教师教育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英语培训,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教育部第二、三届高等教育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

程晓堂,男,1966年出生,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兼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孙晓晖,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后。

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师范院校中教育水平最高的学府,本书三位作者均毕业于同一所高校,且均为博士或博士后,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而且本书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在专业图书出版行业中也是高水准的出版社,确实值得一读。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第一章主要探讨三个问题,分为教材的定义、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英语教材写作的新发展三部分。结合李鹏云作室的导读问题,我们一起开始阅读吧。

1.什么是教材?英语教材包括哪些内容?

长期以来,教材仅指课本,但如今的教材已不再是过去的教材。

截至2011年本书出版时,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其实就是“教学材料”的简称,包括教材、练习册、活动册、书、补充练习、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影印资料、报刊杂志、电视节目、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等一切供外教使用的教学材料。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以称为教材。此外,在互联网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材。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籍,凡是有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以称为教材。

狭义的教材通常指教科书,通常称为教科书。在英语中,教科书是教科书或课程书,有时也直接使用课程一词。按照这个定义,与教科书一起使用的练习册和教师用书不能称为教材。顺便说一下,英学中的课程设计通常指大纲设计或课程设计,有时也指教材设计。

因此,我们以前常说教材是教师的整个世界,好像我们只知道教材和其他配套的教材。从本书第一章对教材的定义不难看出,2011年对教材的定义还是比较宽泛的。所以说“现在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教材”这句话,应该也多少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

蔡琴教授让我们找出《(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教材的定义、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英语教材编写的历史”等内容。我仔细查阅了《(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发现“教材”一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第69页的“教材编写建议”。但“教材”并没有明确的含义。在第72页,有这样一段关于教材的说法:

教材是英语课程的核心资源,为了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教材资源,教师应深入剖析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和内容,熟悉教材编排的特点,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需要,有效地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

从这些文字不难看出,新课标中的教材似乎是狭义的教材,仅指教科书,而教科书以外的一切相关学习内容都被称为资源。资源的范围更广。但也强调了教材的核心地位。

不管教科书的定义如何英语,正确理解教科书的定义有三层含义:

(1)有利于我们从宏观角度认识教材,特别是教材的多元化发展;

(2)有利于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补充教学内容:

教材英语分析内容是什么_英语教材内容分析_教材英语分析内容有哪些

(3)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教科书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不是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是教科书的主动发展者。狭隘地理解教科书,不利于教师对教科书进行有效的评价和选择,也不利于教师在教科书的使用和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2. 教材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有哪些?

教材的积极作用

教材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来源;教材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和练习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途径和过程。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设计合理的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培养,从而给英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带来极大的便利。

(2)正式出版的教材大多由英语教学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这些教材一般具有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遵循一定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选用这些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3)很多教材都是依据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这些教材往往能较好地体现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英语教材,有利于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4)目前出版的教材大多包含丰富的课本、练习册等资源,还配有彩 {MOD}插图、英文歌曲等视觉、听觉效果较强的内容,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5)教材的编写往往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不断更新的教材往往是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最有力的推动者。外语教育史上一些有影响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一些教材加以推广的。

教材的负面影响

虽然教科书对英语教学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教科书编写质量问题、教科书推广以及实际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英语教材内容分析,教科书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低水平、低质量的教材对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类教材往往存在以下缺陷:

(1)教材没有吸收语言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英语,有的教材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那些已经被证明不科学或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理念或方法;

(2)书写体系不完善,没有处理好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关系,不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3)教材中使用了一些不真实、不地道或无意义的语言材料。由于教材编写者获取的原版英语语言材料有限,一些教材编写者只能自行编造语言材料或使用过时的材料,导致语言材料不真实、不自然;

(4)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社会,既不符合学生的客观学习需要,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教材编排单调、陈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力;

(6)教材缺乏具有交际意义的真实语言实践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真实的语言实践能力;教材内容和活动形式封闭英语教材内容分析,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从两方面来看待教材,会让我们对教材的认识更加客观。教材不是完美的英语教材内容分析,可能会有缺点和缺陷。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符合时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好的内容。对于一些过时的内容,可以删除或替换这部分。比如仁爱教材中提到的篮球明星姚明、跨栏运动员刘翔、乒乓球冠军邓亚萍,显然已经不符合现在**的认知了。十年前,很多新一代的**根本就不认识这些人物。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更换、选拔新的英雄或偶像。

3.教材编写出现了哪些新情况?

书中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构建教科书编写、选用和使用新体制。虽然教育部门不会放松对教科书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但未来的教科书制度、教材体系一定会更加合理、科学,未来的教科书市场一定会是开放、自由的,教师和学校在编写、选用和使用教科书方面会有更大的自主权。

其实课程改革又进行了10年,原有教材中的内容已经变得陈旧甚至过时。比如仁爱教材九的人口问题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仁爱英语教材八的火票预订,现在手机上就可以买到。未来教材的编写会更加多元化,人们的选择也会更加多元化。2022年新课标出台后,我觉得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一定是立德树人,教材编写会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人智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材资源的开发会越来越有特 {MOD},也更容易实现。 今后教材的编写或将以主题背景为抓手,采取全单元教学的形式专业成长路径04:《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第一章读书笔记,在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