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梅 | 听优秀作者分享论文写作经验,学习如何选择题目、研究理论、积累素材、组织内容……

2024-06-10 18:18发布

英语学习内容_学英语的内容_五英语内容学习

■摘要:教学研究论文写作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如何规范地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也是一线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聚焦教学问题、选取论文主题、学习理论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组织论文内容。

■ 关键词:教学研究;选题;理论学习;材料积累;论文写作

引用: 叶永梅. 2023. 英语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的实践与思考[J].英语学习, (1): 11-15

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中存在两个常见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主要涉及选择什么题目、包括哪些内容等;“怎么写”主要包括如何定标题、如何定框架、如何组织内容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写作实践,提出了参考建议。

教学研究论文写作实践

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的思路有很多种,本文主要讲述如何从教学问题到理论学习,再到教学实践,最后到论文。

关联教学问题,确定论文主题

教学研究论文,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教学的论文。《普通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要求教师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教育部,2020)。这意味着我们在选择论文题目时,要关注教学问题。关注教学问题,选择论文题目可以从发现、记录、归纳三个方面入手。

(1)识别问题

论文的价值在于把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描述和解决所得到的结果反作用于课堂实践活动(周云华,2022)。因此英语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发现的问题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来自教学反思英语学习内容,来自对某些理论知识的学习等等。

教师可以梳理出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和最想解决的教学问题(见表1)(叶永梅,2022),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实践和研究,有助于最终将其固化为论文等研究成果。

表 1. 最有趣和最令人向往的问题

五英语内容学习_学英语的内容_英语学习内容

例如,在听完笔者给作室成员做的《语篇衔接理论在英本解读中的应用》讲座后,M老师对教学问题进行了梳理,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是文本解读,最想解决的教学问题是如何利用语篇衔接来指导文本解读。发现问题后,教师应勤于记录相关内容。

(2)记录问题

问题记录可以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进行。教材维度主要考虑教材处理是否到位;教师维度主要考虑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维度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记录时,笔者建议教师采用电子文档进行总结整理,可参考表2。

表2.教学亮点及问题记录

学英语的内容_五英语内容学习_英语学习内容

教学亮点和问题的记录,侧重于反思。教师在反思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为论文写作积累素材。例如,M老师每次写活动心得,都是侧重于文本解读。以下内容摘自M老师的一次活动心得:

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能够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课文第4—6段中含有“重要”三个句子的划掉和填写的教学设计,本来是为了让学生注意语篇衔接在语篇衔接中的作用,但活动设计在语篇内容的解读上有些突兀,需要修改……

可见,问题记录与教学反思不仅能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还能为论文写作积累素材。

(3)确定主题

发现并记录问题为确定论文题目奠定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整理、总结所记录的问题,确定论文题目。例如,M老师最终确定的论文题目是《从关联性角度看文本分析的途径与方法》。确定论文题目后,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

完成上述内容,不仅有助于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为撰写论文的引言部分积累材料。

解决教学问题,奠定理论知识基础

教师应结合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和最想解决的教学问题,思考自己该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理论知识支撑,即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叶永梅,2022)。这样,教师既可以通过理论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又可以为论文写作积累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学习可以通过以下路径进行:

(1)认真阅读理论著作,构建知识体系

系统地学习一部或几部理论著作,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利于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例如,笔者要求作室成员认真阅读《英语衔接》(Halliday & Hasan,2001)和《新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胡壮林,2018),梳理出语篇衔接的八种手段(指称、替代、省略、连接、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搭配)及其衔接方法和功能英语学习内容,并运用到教学中。

理论知识比较枯燥、难以理解,所以需要边学边实践,实践是将理论著作中的原理性知识与课本中的实例相结合,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实践是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话语中,如果一个词的解释不能从词本身得到,而必须从该词所指称的对象中去寻找,这就产生了指称”(Halliday & Hasan,1976;引自朱永生等,2001)。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人教版英语(2019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练习册阅读与写作部分《火星上的家园?》一文来理解:

① 地球化改造是指将行星的环境改变得与地球相似。

② 改造火星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其变暖,因为火星的平均温度约为-60℃。

③ 让火星变暖的一个想法就是在那里建造生产温室气体的厂。

④ 这可能需要几个世纪的时间。

本段中,首语回指和衔接的手段有:句①中的it指主句中某个星球上的环境;句②中的it和there以及句③中的there均指火星;句④中的this指句③中在那里建厂产生温室气体。这样的做法,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我们实践的欲望,同时也为解决教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积累了写作素材。

(2)阅读精选期刊文章,掌握写作技巧

针对中教师的期刊发表的文章大多为教学研究论文,一般都是关于如何运用某种理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例如,作者发表的《衔接理论在英本解读中的应用》(叶永梅,2015)一文就展示了如何运用语篇衔接理论解决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问题。因此,阅读期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地反复学习理论文献。

看期刊的时候,也要记笔记。最理想的方式是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笔记重点是文章的框架结构、内容和语言。语言方面,就跟我们教学生学英语一样,需要积累很多,才能有创意地写作。

举个简单的例子,表达方法时可以采用的语言表达框架是“借助......英语学习内容,设计......,为学生搭建......支架,培养......能力”(张晓东,2021);表达内容时可以采用的语言表达框架是“本文关注......,分析......,以......,促进......”(张春清,2021)。这样的语言框架有助于规范我们的学术表达,提高论文水平。

总之,搞好这一环节,有利于我们找到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储备理论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有效避免理论和前人经验的堆砌,从而凸显自己的创新做法。

验证解决方案并积累写作材料

通过学习理论著作、学术期刊,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开展教学实践的路径与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实践,一方面可以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在指导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为撰写论文积累更加丰富的素材。在教学实践环节,教师要勤于撰写教学案例和实践心得。

(1)编写教学范例

教学案例应具有一定的框架结构,以阅读课为例,一般包括文本分析、学生情境分析、目标设定、活动设计、过程展示(包括设计意图)、教学反思等内容。

文本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What、Why、How。

学习情况分析可以考虑:

①学生对该话题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话题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

②学生的情绪认知基础与心理准备;

③学生学习主题所需要的语言基础、储备和语言支架;

④学生掌握的阅读技巧与策略;

⑤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戴俊荣,2012)。

目标设定应以学生情况和文本分析为基础,教学活动设计应服务于目标的实现,教学反思不应以几句话来表达,而应以点来分析,具体写作方法可参考期刊中的案例。

(2)写下你的实践经验

英语学习内容_学英语的内容_五英语内容学习

实践经验的撰写应参考论文的格式,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正文应有一个框架结构,为后续的论文写作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做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避免标题的随意性。表3是F老师在撰写第二篇和第七篇活动经验时使用的标题和框架。

表 3. 活动体验主题和框架

五英语内容学习_英语学习内容_学英语的内容

从表3可以看出,F老师第七次活动经历在主题、框架构思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部分不仅验证了理论知识是否能够指导教学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助于我们练习写作,为论文的完成奠定思路、内容、语言的基础。

整理相关材料,形成固化成果

完成前三个步骤之后,我们已经为论文写作做了充足的准备,接下来就是开始撰写论文。这一步主要包括确定论文题目、构建论文框架、将内容组织成文本等。

(1)确定论文主题

论文题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文最重要的信息点,在一篇论文中起到龙点睛的作用。好的论文题目一般能体现作者的研究方向、内容、成果和意义(周云华,2022)。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论文题目非常重要。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参考期刊里的论文标题。具体做法是把一年内某个或某几个期刊的所有标题都整理出来。比如我在指导作室成员的时候,就通过整理 2020 年某个期刊的目录,整理出了以下框架:

● ……在……指导下进行探究/教学实践

● 在...中的策略的实际探索/应用/使用

● 基于…的研究/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 培养/提高学生的……

● 从...的角度讨论...(的设计)

● 与...一起教学

● ……分析/研究

● 施方法及启示/分析与改进……

● 从……的角度分析/途径和方法/实践……

● (动宾结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实践...

● 策略/研究/分析和思考...

● 基于...的教学(实践)-以...为例

作室成员根据自己的论文题目和想要解决的问题选定框架并起草题目,以下是W老师根据上述框架起草的部分题目:

● 衔接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研究

● 词汇衔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应用/使用策略

● 基于词汇衔接理论的词汇教学策略

● 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从衔接理论谈英语词汇教学

● 通过项目式的全书词汇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英语词汇衔接教学研究

M老师在作室活动感想中写道:“叶老师的讲座让我解开了多年的困惑,再也不用为写论文题目而烦恼了。叶老师总结了常见的题目模式,并要求我们结合自己研究项目的内容,运用题目模式写出与题目相关的论文题目。这种方法让我大开眼界,不用费心思就能写出规范的论文题目。”可见,参考期刊发表的论文题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构建论文框架

确定了论文题目之后,论文的写作就有了明确的方向。那么一篇能够达到发表级别的论文,其基本框架是什么呢?论文的结构框架就像人的骨骼,包括一篇论文的基本组成部分(问题、方法、结果、结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朱旭东、郭荣,2022)。

关于论文结构框架,我们也可以参考期刊,或者参考我们在期刊文章学习过程中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或者参考其框架结构结合自己的论文来构思。例如作者作室成员Y老师在自己的作室活动经历中这样写道:

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衔接理论的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如果要写一篇同名论文,那么引言部分可以介绍《课程标准》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要求,第二部分可以阐述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呈现方式,第三部分可以介绍衔接理论的相关知识,第四部分将通过课堂实例阐述衔接理论在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英语培训,结论部分可以总结论文的内容。

Y老师的构想包括教学问题、理论支撑、实践方法和结论等,显然这个构想为他的论文写作搭建了一个框架。

(3)将内容整理成文档

将内容整理成书面文章可以说是论文写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对前面几个环节中收集的材料进行整合、调整、删除和添加。例如,导论部分主要围绕“联想教学问题、确定论文题目”环节的内容进行整理;理论支撑部分主要围绕“解决教学问题、奠定理论知识基础”环节中整理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例进行整理;教学实践部分主要围绕“验证解决方案、积累写作素材”环节中撰写的教学案例进行整理。教学案例的加入,可以让文章“有血有肉”。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平常的积累可以大大减轻论文写作的压力和难度。

当然,在论文组织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继续阅读和学习理论专著、期刊论文。阅读在写作之前和写作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写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反复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阅读和写作的过程(常万里、张丽琴,201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积累知识,加强反思,加深对问题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将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降低写作难度英语培训,提高论文质量。

完成初稿之后,我们还是需要不断修改的,好的文章都是经过修改写出来的,修改可以从内容、语言、逻辑三个方面来考虑。修改文章的时候,不要只看,还要读,也就是把整篇文章大声读出来,也可以默读,只要觉得不通顺、停顿的地方,那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多看几遍,修改的方法就来了(叶圣陶;引自王雄,2022)。另外,文章写完之后叶永梅 | 听优秀作者分享论文写作经验,学习如何选择题目、研究理论、积累素材、组织内容……,可以先放一边,再修改,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有新的想法,或者更好的想法,来进一步完善文章。

关于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的思考

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中上述各环节没有固定的顺序,教学问题的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方法的验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交叉进行。但无论按照何种顺序,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教学问题:

勤于记录,乐于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要勤于记录问题,乐于思考,这样有利于我们把相关问题进行联想、整合,从而拓展思路,避免写论文时无从下手的情况。

理论知识:

深度学习,构建系统

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深入理解,切不可贪多求快,否则就会变成流于表面的阅读,不仅没有效果,还容易消耗兴趣,让人失去信心。另外,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构建知识体系,才能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论文写作:

经常写作以培养你的思维

如上所述,写作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经常写作可以让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论

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是一个发现、学习、实践、积累的过程。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发现教学研究问题,让教学研究问题源于教学问题,这样才有话可说;在理论上寻求解决方案,让问题的解决有理论指导,这样才有理由可依;在实践中检验解决效果,让理论指导落到教学实践中,这样才有规律可循;在梳理中形成研究论文,让教学研究最终取得成果,这样才有果实可享用。这个过程会不断激励我们开展更多的教学研究英语,写出更多的教学研究论文。

关于作者

叶永梅,浙江省丽水英语教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名师网络作室。

本文是浙江省名师在线作室(第四轮)专项项目“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期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