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新闻]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 《中国教育报》9月28日报道并转载了《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新闻。
■胡敏
为什么要学英语? 准确地说,我们现在应该思考的不是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而是如何让英语对我们有用,因为英语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无处不在。 据统计,世界上60%的节目是英语,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互联网上高达80%的信息是英语。 绝大多数国际会议都使用英语作为英语通用语言。 它也是联合国的官方作语言之一。
我非常同意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他认为,全球化的过程就是从国家到企业到个人的全球化、一体化的过程。 在未来30年内,世界将更加“平坦”,世界将从“销往中国”转向“中国制造”英语培训,再转向“中国设计”。 我们可以从留学中窥见这个过程:从最早的国家公派留学到跨国企业的交流融合; 近年来从精英留学走向大众留学。 这些都见证了中国国际化的进程,而英语是国际化的桥梁。 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现了从精英出国到大众出国留学的转变。 这种变化也伴随着中国人对英语认知水平的逐渐改变和提高。
早在20、30年前学英语,如果问你为什么要学英语,很多人可能会回答:英语是敲门砖,是上学、考取职称、晋升的敲门砖和不可或缺的条件。在办公的地方。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由于环境相对封闭,在实际作和生活中几乎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所以死记硬背、背诵、考试、通过考试、拿到文凭就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关于英语学习的理念,大多集中在如何记忆单词、如何掌握语法、如何取得高分等基础层面。 英语像“、物理、化学”一样被当作一门纯粹知识性的学科来学习,“问题策略”一度成为解决你问题的灵丹妙。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越来越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与国际接轨。 英语学习的内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对于大多数70后、80后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上学、找作还是与外国人交流,英语都是派上用场的具。 例如,北京秀水街外贸市场的商贩可以学几句英语。 促进业务并钱。 人们开始真正感觉到英语很有用。 英语也从纸上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和作。 在英语学习方法上,这个时期的人们更关心如何在战斗中磨砺自己的“具”,如何寻找捷径巧妙应对,追求短期成果为什么要学英语,而忽视长期积累。 然而,这种学习观念是有缺陷的。 因为具只有在人们需要使用时才会被记住,并且通常被放在架子上,所以它们会“生锈”。
[中国教育报-新闻]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已经过去了。 地球村、国际化、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些不争的事实都指向了一个趋势:中国已经与世界融为一体,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也从具时代演变而来。 进入能力时代。 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留学,越来越多的跨国在中国开展业务。 在这样的时代,英语不仅是敲门砖和具,更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学习和作中发挥作用。 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暂时的。
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所技术社区学院发表演讲,鼓励美国学生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技术。 他说:“五十年前,人们不需要文凭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他们可以在制造厂找到一份作,养家糊口。但世界已经改变了。一家开一家商,雇佣人销售产品。” ”世界经济,13亿中国人也参与世界经济。” 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对于90后、2000后的学生来说,我们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国内的同龄人,还有世界各国的同龄精英。 只有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良好的英语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语言是人类生存和斗争的武器。 英语是帮助我们走向国际化的利器。 它的价值体现在我们对英语能力的掌握上。
中国要国际化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美国也要国际化。 国际化趋势不分国界。 当前为什么要学英语,中国正以极其开放的心态和速度融入世界,世界也在热烈拥抱中国。 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仅仅以英语作为敲门砖和具并不能让你有足够的竞争力。 只有你真正具备英语能力,才不仅仅是所谓的垫脚石和具,它还可以帮助你为你的事业和生活插上翅膀,所以我们现在应该问的问题不是“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 ,但是“我们准备好了吗?” ()
《中国教育报》2012年9月28日第8版
今天,教育部思想政治作司在上海召开全国参事员作现场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军委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5月4日,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为什么要学英语,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回顾总结了中央16号文件印发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作,讨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绩和经验,表彰了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获奖者学英语,并发布了《高校辅导员誓词》为什么要学英语,部署下一阶段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作。
会上,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辅导员刘海涵、东北林业大学机电程学院辅导员郭婷婷、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辅导员金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辅导员程诚、广西大学机械程学院辅导员芮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王玉申等优秀辅导员代表先后发言。 他们结合作和学习实际,讲述了辅导员爱岗敬业、热爱学生、育人的真实,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辅导员作感悟,表达了忠诚事业、勤奋奉献、服务学生、奉献精神。 决心。
杜玉波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央要求16号文件和教育规划纲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统筹推进。 要坚持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从加强辅导员队伍培养锻炼、形成育人合力、选拔典型、强化作督导、开展理论研究五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