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回应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建议》表示,抑郁症筛查已明确纳入学生健康检查。 这一回复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长期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负面影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21年11月底,教育部召开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推进会,部署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政府、社会、学校等方面也在行动。 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网络保护与引导”研讨会上,教育部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司体育健康教育处副处长、二级研究员范泽民提到,根据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已有1630多所高校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络支持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服务。 在线教育推出后,教育部思想政治司牵头的中网络云平台也加大了对在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支持力度。
为什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如此令人担忧? 社会各界需要做出哪些努力才能让他们幸福?
1、网络树洞成为不少青少年的情感出口
有网友留言:我今年15岁了。 我每天晚上10点回家,凌晨2点完成作业,第二天6点开始。 我真的很累了。 这条消息被超过600人点赞。
“我的私信就像树洞一样,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成年英语最好培训学校,尤其是很多未成年人学英语,向我诉说他们的担忧和烦恼。保守估计,仅今年一年,我们就收到了近5000条私信回复。他们大多数是学生和青少年。” 雪英是一名心理作者,也是一名普及心理知识的自媒体人。 2020年11月,她制作了一段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的科普视频成年英语最好培训学校,量超过70万,评论超过7000条。
从数千条私信、数万条评论中,雪鹰看到了未成年人的心声、他们想要传达的信息、以及他们为何心疼。
第一个是学业压力。 “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因稚嫩的肩上沉重的学业负担而叹息。” 雪莹说道。 有网友留言:我今年15岁了。 我每天晚上10点回家,凌晨2点写完。 第二天六点开始写作业,我真的累极了。 这条消息被超过600人点赞。
“有的孩子在家缺乏照顾,甚至遭到家人的殴打、责骂。” 雪英也对家庭矛盾的严重性感到“震惊”。 “很多父母把成人世界的焦虑和卷入感转移到孩子身上,但孩子是最柔软、最需要保护的。”雪莹说。
面对生活中难以倾诉的问题,不少青少年向网络社会求助,以排解孤独、不安等情绪。 几年前,哔哩哔哩网站(Bilibili)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自发地和聊一些生活烦恼,于是他们搭建了一个“能量加油站”,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一个倾诉的。 。 2021年,“能源加油站”服务量达86217人次,其中紧急救援25159人次。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网络青少年,团中央12355中心与B站建立了咨询服务合作机制。 当哔哩哔哩能源加油站发现需要专业干预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时,会将其转给12355志愿者心理咨询师。 通过哔哩哔哩能源加油站的端口,他们可以帮助那些有情感问题、想在网上找人倾诉的人。 为青少年提供沟通、咨询、情绪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
面对这些问题,雪莹制作了一系列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科普视频,“比如和孩子们分享如何克服社交恐惧,如何改善自己的暴饮暴食和情绪化饮食问题,如何改善孩子及其家人的健康状况”。家庭。” 关系,以及如何使用有效的具来缓解童的焦虑和抑郁。” 面对铺天盖地的孩子们的抱怨,雪鹰觉得一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她希望借助社会上更多专业人士的力量来帮助他们、治愈他们。
2、青少年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孩子担心的第一大事就是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要求做家长; 第二件大事是对学习失去兴趣,找不到人生方向; 第三件大事是同伴关系不佳和害怕被拒绝; 第四大问题是亲子关系不和谐。
“我们有认真研究过孩子们需要什么吗?” 中国新闻出版总《贴心姐姐》杂志主编朱伟多年来一直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朱伟和她的同事曾做过一项调查——孩子们最担心什么? “孩子担心的第一大事是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要求做家长;第二大事是失去学习兴趣,找不到人生方向;第三大事是同伴关系不好以及害怕被拒绝。;第四大就是亲子关系不和谐。”
调查显示,孩子们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被社会认可和需要的人。
一位家长曾对朱伟说:我的孩子没有时间吃大闸蟹,因为吃大闸蟹是浪费时间。 但孩子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生活没有接缝。 我是一瓶知识成年英语最好培训学校,是一台学习机器。
这让朱伟意识到,很多孩子不仅需要被倾听,还需要生活。 家庭需要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包容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感到温暖和认可。
李雷,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英语,多年来一直研究青少年行为。 他指出,青少年行为可分为两部分,即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 内化问题包括伤害自己的行为,例如吸毒、抑郁、焦虑和自杀; 外化问题包括伤害他人、破坏公共财产等行为。
无论是内化问题还是外化问题,在雷力看来:“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自我认同、自主和个性化。通过做一些引起关注的事情,他们可以证明自己的自我价值和自尊。” 。 存在。”
雷力提醒,在关注青少年的各种行为时,一定要清楚地看到这些行为背后反映着什么想法。 “除了关心这些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之外,我们还要关心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是否获得了适当的机会和适当的发展道路。如果没有机会和发展道路,他们就可能会选择违反法律、道德的某些方式。”
对于朱伟来说也是如此。 她认为孩子需要受到榜样的尊重和指导。 在尊重孩子的选择的同时,你应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给他们希望。 在朱伟的调查中,当被问到“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48.71%的孩子表示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15.41%的孩子希望有一份受人尊重、有前途的作。 仅有6.19%的孩子希望钱,成为有钱人。 “所以,如果孩子有精神追求,就应该看到希望,支持他们。家长、老师、社会应该形成一个支持体系,共同帮助他们、保护他们。”朱伟说。
3、给年轻人心理弹性留出空间
学校是实施网络防护和心理教育的主要场所。
对于家长来说,首先要履行监护人的职责,自觉学习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其次,要以身作则,文明、科学、适度地使用网络,提高网络媒体素养,营造温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经过多年探索,北京第二实验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采取了“两外两弹”的模式。 陆永利校长介绍,第一个“外”就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一切想法,让他们的心理活动看得见。 每月一次大讨论,鼓励学生每堂课讲“精彩的两分钟”让阳光照进生活的缝隙——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通过班会、演讲、辩论、甚至戏剧表达自己的所有困惑。 第二个“外面”是室外。 “我们鼓励孩子从室内走到室外,在户外进行各种活动。在学校,体育是第一门课,学生入学第一件事一定是锻炼身体。运动是一项非常时尚、备受推崇和推崇的运动。学校里的事情。”卢永利说道。
“第二弹”就是要有灵活的思维。 看待事物不只有一种可能性,学生无法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情境观察具体的表情。 二是心理灵活性。 “我们鼓励孩子参加每月的体育比赛,参与各种‘对抗’活动。在对抗中体验输与赢,今天输明天赢,明天输今天赢,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灵活的变化让孩子知道这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
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关爱模式,但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仍然是陆永利校长面临的长期课题。
共青团中央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专家徐建农表示学英语,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是一项全面、系统、核心的作。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的重视。 以及未成年人自身整体设计、多方协作、全年谋划,做到五位一体,切实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网络保护方面的作用。
学校是实施网络防护和心理教育的主要场所。 徐建农提到,相当一部分中心理教师缺乏专业心理培训,专职心理教师数量较少。 他建议,从师范生开始,加强心理专业知识教育,加强在职教师心理培训,多角度、全方位为中生提供网络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圆路。
这个问题正在受到关注。 教育部2021年7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作的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和保障管理。 其中,通知要求中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意安排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各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的必修内容。
此外,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时,家庭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 徐建农认为,对于家长来说成年英语最好培训学校,首先要履行监护人的职责,自觉学习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其次,要以身作则,文明、科学、适度地使用网络,提高网络媒体素养。 、营造温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徐建农建议,从高学生开始,开设心理知识教育课程,为今后的家庭教育打下基础,让孩子在家庭中找到亲密感和归属感。
最后,许建农认为,社会、互联网企业、未成年人自身要与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共同责任。 (记者 杨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