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基本情况
叶匡教授英语,男叶匡教授,山西大同人,新“杭州佬”,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2. 学术背景和经历
2003.06,毕业于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英语学英语,获硕士学位。
2014.03英语培训,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
2011.09 - 2013.02,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生、研究助理。
2016.06 - 2017.08英语培训,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
2018.07-08教授英语教授英语,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
三、代表性论文
从分裂作格现象看汉语语法的混合性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526-538。
研究句子中“gii”的句法性质。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5):656-665。
逆动力学的跨语言研究。 《现代外语》2012(3):221-229。
4、硕士学位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五、主要研究兴趣和理想
兴趣:语法和语义的跨语言研究; 形式语言学
理想:做一名创新无止境的学术农民。
六、近五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2015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跨语言视角下的八字与句子研究。
2015年浙江省外语协会重点项目:提升理论下的“V德”句研究。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词句的跨语言视角”。
7. 近五年发表论文
2018.重温离合词的句法本质。 当代语言学(4):605-615。 (1/2)
2018. 反向运动与句子句法性质的最新研究. 语言研究(1):1-10。 (1/2)
2017. 从分裂作格现象看汉语语法的混合性. 《外语教学与研究》(4):526-538。 (1/2)
2016.罗曼语和斯拉夫语中“Give”的句法功能。 当代语言学(3):354-367。 (1/2)
2016. 指代宾语句子的句法属性以及语义和语用约束。 《汉语教学与研究》(4)。 105-112。
2015.可分离词和同源对象结构。 当代语言学(3):304-319。 (2/2)
2015年,控制还是提升,这是一个问题。 语言研究(3):28-37。 (2/2)
2014. 汉语句子中“gii”的句法特征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5):656-665。 (1/2)
2014.通过构造统一方案对英语次谓词的解释。 现代外语(六):783-793。 (1/2)